一 : 圆明园庙会冰嬉 上演“香妃传奇”
本报讯(记者李宁)将于2月19日至24日举办的圆明园第六届庙会上,各种活动都花样翻新,其中最令人瞩目的皇家冰嬉表演将加入维族特有的音乐和舞蹈,以冰上表演的形式为游客讲述乾隆皇帝与香妃的爱情故事。
被乾隆定为“国俗”的冰嬉活动是圆明园每年庙会的冰上大戏。“冰嬉”也称“冰戏”,是清代冰上活动的泛称,源于满族习俗。清廷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滑冰比赛,这种比赛一是作为一种竞赛和表演,近似现代的速滑和花样滑冰,另外也是对八旗兵武功的一次检阅。
今年圆明园皇家庙会的“冰嬉”表演继续在涵秋馆举行,表演主题为“爱聚圆明香妃情”。
据北京市冰嬉协会会长祝永帅介绍,本次冰嬉表演重点加入了维吾尔族特有的音乐与舞蹈,表演中有“心愿舞”、“劳工舞”、“赛乃姆舞”和“刀郎舞”,洋溢着浓郁的异域风情。为了配合剧情,涵秋馆将搭建起一面40多平方米的LED墙,随着演出的情节,变幻圆明园内的场景与画面。
除了“冰嬉”表演,今年圆明园庙会还有新春棋艺擂台赛、“最炫民族风”新春大舞台歌舞表演、民间花会展演如舞龙舞狮、天桥绝活表演、中幡、龙虎棍等,以及打金钱眼、抬花轿、套圈、猜灯谜等传统娱乐项目。
二 : 初五圆明园庙会









我们很快就离开了这里,皮爸说:“都是骗钱的游戏,咱们不玩了,还是逛园子吧!”




这又看到冰了,必须下去走一圈!
绕过这片湖区,老远就看到一个儿童游乐区,皮看到有充气的攀岩,就非要玩,皮爸说:“这没意思,太小儿科了!”皮还是要玩,那就玩一把吧,30元一次,爬到顶可以自己摘一个小奖品!皮爬到顶后摘了一个小黄鸭,回来后说要送给菲儿,因为菲儿很喜欢小黄鸭。这小子还真有心,去年六一出去玩,菲儿带着一只小黄鸭,这小子还记住了!
玩过攀岩小子也算满足了,皮爸和皮妈就开始要去找圆明园全景模型,按照路牌指引,绕了好大一圈,总算找到了,估计是走了好多冤枉路吧!边走小子就开始要吃的,那天还真是没带多少零食,三包仙贝,还有一包薯片,5分钟小子都进肚里了,最后剩一片薯片时,皮爸说给我吧,小子很大方给了爸爸!最后我又找出一袋栗子,打开后小子自己又吃了一半吧!这小子一出门胃口就大开,吃什么都香!填饱肚子继续找全景模型,好像是围着湖走了多半圈,才找到!
圆明园的春天来得早啊,柳树都发芽了,水草也都长很高了!
这爷俩也有累的时候,坐下来休息一下!
路过的几个遗迹,这是宝相寺!
哈哈,这是最后一片薯片给了爸爸!
这是泽兰堂遗址!
又开始爬坡了,我们走路都有点累,这爷俩是见坡就得上去!
爸爸找到一块石头,爸爸把石头砸到冰面上,把冰砸了一个窟窿,把小子乐得不行,他也开始到处找石头,往冰上扔,可惜石头都太小,根本砸不动冰,都在冰上打滚了!
就玩个石头,就把这一家子乐成这样了!
好不容易找到这圆明园全景模型,不过看了模型,的确让人震撼,这么大的圆明园,就被这八国联军一把火烧没了,看完了觉得有怒火难消啊!尤其是皮小子气愤的不行了!在这里皮爸买了圆明园全景图和磁盘,回家看了碟后,皮发奋要好好学习,要把中国建设的更强大。还说要重新修建圆明园!有志气的小子,祝你能实现你的愿望!
参观完模型,出来看到有卖吃的,就坐下来休息一下,顺便买点吃的填饱肚子吧,这里想吃大餐是没有了,只能吃点小食品之类的,皮爸买来玉米,皮妈买了两张煎饼!
下午的任务就是去看圆明园遗址,后面的片太多了,这集先到这吧!
三 : 圆明园庙会初一迎客5万人


本报讯(记者李宁)昨天开幕的圆明园第五届皇家庙会,以其冰嬉表演、新春歌舞大舞台、四世同堂免费游等特色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与,截至大年初一下午,入园游客已近5万人。
四世同堂这一活动已举办两年,与去年相同,今年仍是应者云集。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在圆明园管理处,已布置了精致宽敞的摄影室,几户四世同堂家庭全家老少盛装等候在这里,准备拍照。77岁的鄂女士带着全家四世同堂六口人,一早从木樨地专程赶来拍照,调皮的小外孙子正在满屋乱跑,活力十足。鄂女士说,自己是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爱家广播《老年之友》节目上听到征集新闻的,当时立刻就报了名,这也是自己第二次参加这个活动了。每年新年之际,带着全家,为幸福的时刻留下难忘的记忆,这是自己家的传统。
冰嬉表演半小时前,心急的游客已将舞台围得水泄不通,就连不远处的小山坡上也站了大批观众。“乾隆舞剑、爷孙骑射、三帝闲庭赏牡丹”等精彩的演出让观众大开眼界,来自北京冰嬉协会的70余位演员脚踩轮滑,做出金鸡独立、蜻蜒点水、紫燕穿波、凤凰展翅、朝天蹬等高难度动作,引来阵阵叫好声。
位于春泽斋的新春歌舞大舞台也是热闹非凡。朝鲜舞《阿里郎》、京剧《空城计》等节目一个接一个,令台下掌声不断。今年的演出不光有传统曲目与中华各民族歌舞,更有西方各民族节庆歌舞,如巴西桑巴舞《火美人》、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西班牙拉丁舞《爱情玫瑰》、法国红磨坊的康康舞等。圆明园管理处介绍,从大年初一到初七,每天上午9点30分到12点,下午1点30分到4点,精彩节目将轮番上演。为应对客流高峰,圆明园已做好安保措施和紧急预案,规划了6条疏散通道,同时准备了千余车位,连员工内部停车场也腾了出来,并增加50多个厕位方便游客如厕。摄影/本报记者李宁
相关新闻庙会小吃区垃圾要分类
本报讯(记者李天际)昨日,厂甸庙会和大观园红楼庙会开幕,持续到大年初五。今年西城区在节俭办庙会的基础上,首次推行环保理念,150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出现在庙会上捡拾垃圾。
每年庙会,众多小吃摊位附近都会遗撒大量的垃圾,造成环境污染。今年,西城区在陶然亭公园和大观园庙会中开展垃圾分类集中收运,150名垃圾分类志愿者身披红色的绶带,手拿夹子,及时清理垃圾。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西城区市政市容委获悉,两大庙会的小吃区每隔20至30米设置一组餐厨和其它垃圾分类桶,由志愿者分类回收小吃摊主和游客的垃圾。此外,志愿者还通过摆放展板,发放资料向游客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
昨日上午10时,陶然亭公园最火的区域当属临近北门的小吃区,一个个烤肉的摊位前冒起白烟,空气里掺杂着胡椒粉、大蒜、芝麻酱的香味,人们举着羊肉串、捧着面茶、嚼着年糕,在寒风中尽享美味。
小吃区的中央,垃圾分类志愿者小张站在一排分类垃圾桶前,虽然庙会开门刚一个小时,但他身边的一个垃圾桶几乎装满。看到有人将没吃完的糖葫芦、肉串随意丢进垃圾桶,他便快速用手里的夹子把羊肉、糖葫芦从竹签上分离下来,扔进专门装餐余垃圾的桶里,然后再把竹签扔进盛放其他垃圾的桶中。不到半小时,小张重复了40次垃圾分类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