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南通市课堂教学评价表
_______课堂教学评价表
______学科课题________________授课人__________评价者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星期____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及说明 | 得分 |
学生表现 63分 | 1. 有效先学(不影响学生课堂探究欲望的先学)9分 | |
2.独立思考(学生有较充分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9分 | ||
3.适当合作(小组活动有组织、有机制、有展示、有评价、有效果)9分 | ||
4.主动交流(与老师、与同伴主动交流,学生大声讲、讲清楚)9分 | [www.61k.com)||
5.大胆质疑(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9分 | ||
6.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同学的表述)9分 | ||
7.善于归纳(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归纳性小结,学会积累课堂活动中的基本经验)9分 | ||
教师素质 25分 | 1.内容科学(教学设计科学、学科特性鲜明)5分 | |
2.善于引导(适时适度引导、杜绝灌输包办)5分 | ||
3.充分激励(激励机制完备、表扬鼓励恰当)5分 | ||
4.语言精练(语言形象简练、教态自然大方)5分 | ||
5.媒体恰当(媒体选用恰当、板书合理美观)5分 | ||
总体评价 12分 | ||
合计得分 |
在“总体评价”栏中填写课堂上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引导激励的整体印象,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和特别好的教学创意等。
二 : 课堂教学评价表
管理员 计算机精品课程网|2009-11-25 16:02:10 浏览量:2478课 堂 教 学 评 价 表
授课人
学 校
班 级
时间
课题
课 型
课时
评价
项目
现 代
教 学观
评 价 内 容
权重
评估结果
项目得分
分值
得分
教学
目标
(一)
目标
意识
1.教学目标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和学生实际。
10
5
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能抓住关键,以简驭繁,所教知识准确无误。
5
教 学
程 序
(二)
主体
意识
3.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30
5
4.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
5.传授知识的量、知识训练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5
6.师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有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
5
7.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
8.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5
教学
方法
(三)
训练
意识
9.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0
5
10.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5
11.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反馈、矫正及时。
5
12.能应用信息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充分利用校内外信息资源。
5
情感
教育
(四)
情感
意识
13.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师生平等、和谐,课堂气氛融洽。
8
4
14.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
4
教 学
基 本
功
(五)
技能
意识
15.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0
4
16.教态自然、端庄大方,有亲和力与凝聚力。
4
17.板书工整、美观,层次清楚、言简意赅,富有启迪性。
4
18.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
19.应变和调控能力强。
4
教学
效果
(六)
效率
意识
20.向45分钟要质量:能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12
4
21.学生会学,学习主动、灵活,课堂气氛活跃。
4
22.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
4
教学
个性
(七)
特色
意识
23.教学有个性,形成特色与风格。
加分
5
综合评价
总分

管理员 计算机精品课程网|2009-11-25 16:02:10 浏览量:2478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表
授课人
学 校
班 级
时间
课题
课 型
课时
评价
项目
现 代
教 学观
评 价 内 容
权重
评估结果
项目得分
分值
得分
教学
目标
(一)
目标
意识
1.教学目标具体、明确,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和学生实际。
10
5
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能抓住关键,以简驭繁,所教知识准确无误。
5
教 学
程 序
(二)
主体
意识
3.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30
5
4.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5
5.传授知识的量、知识训练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5
6.师生共同创设学习环境,有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
5
7.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
8.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5
教学
方法
(三)
训练
意识
9.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0
5
10.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5
11.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反馈、矫正及时。
5
12.能应用信息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充分利用校内外信息资源。
5
情感
教育
(四)
情感
意识
13.教学民主,尊重学生,师生平等、和谐,课堂气氛融洽。
8
4
14.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
4
教 学
基 本
功
(五)
技能
意识
15.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0
4
16.教态自然、端庄大方,有亲和力与凝聚力。
4
17.板书工整、美观,层次清楚、言简意赅,富有启迪性。
4
18.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
19.应变和调控能力强。
4
教学
效果
(六)
效率
意识
20.向45分钟要质量:能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12
4
21.学生会学,学习主动、灵活,课堂气氛活跃。
4
22.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
4
教学
个性
(七)
特色
意识
23.教学有个性,形成特色与风格。
加分
5
综合评价
总分

三 :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评价及双向细目表
姓名:武晓婷
学号:2013101893 学院:化学学院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考核评价表
评课人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表
我所评价的这节课是师大附中明珠学校化学教师吕慧老师的一堂课,这节课的讲授班级是初三一班,本节课的内容时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中的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www.61k.com)
我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分为三个大知识点分别是: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我将用综合评课法对本节课进行一个评价,综合分析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从三位目标确定与达成上分析;
2、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上分析;
3、从教学方式上分析;
4、从学生学习方式上分析;
5、从教师教学素养上分析;
6、从教学个性上分析;
7、从学习效果上分析;
8、从教育思想上分析;
1、从三位目标与达成上来将吕慧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三维目标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重难点突出,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并且这节课全部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体现。
2、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一点来说吕老师是按照常规的教材顺序讲的,她先讲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后讲金属与酸的反应,最后讲的是金属活动性,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因为这种方式的讲解复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最近发展区,有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的顺序。
3、在教学方式上吕慧老师采取的是教师讲解法,学生分组实验法,提问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她的教学风格幽默诙谐,整体感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在讲这节课开头她用了陪伴自己20多年的结婚戒指进行引课,她用了一句情比金坚来形容爱情,并问学生,为什么人们要用情比金坚来形容爱情,“坚”字是形容金坚硬呢?还是它具有其他的化学性质呢,为什么不用情比铝坚来形容爱情呢,等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入这节课,在接下来的课中一直用金vs铝来讲授这节课,这个情景一直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在学习金属与氧气和与酸反应时,她都是让学生主动回忆以前学过的反应中哪些是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并提问学生这些内容是在学习哪些内容时学到的,我认为这些地方的学习老师把握的很好很到位,她很好的运用了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将即将要讲的知识与学生以往的知识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
在学习金属与酸反应时,老师将学生分组进行试验,学生自己亲自体会到了动手试验的快乐,学生小组内互帮互助共同分析总结出了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老师也是放手大胆的让学生去自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学到这个内容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反应类型就是置换反应,老师让学生在写出所有的反应方程式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上去物质进行总结,学生最后自己得出了置换反应的概念,我认为这也是吕慧老师这节课的一个亮点,她让学生自己建构出新的概念和知识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她大胆放手的让学生去做,相信学生的能力,其实学生是能总结出来的。而我们在讲课的时候总是害怕学生总结不出来,害怕耽误课的进度自己总结了,我认为这一点很值得我们这些准教师学习。吕慧老师这节里的内容非常接近学生举得例子都是咱们平时所用的金属制品,如铝锅,饭盒等等。这一点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
4、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最大亮点是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近距离的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且让学生在黑板上书写化学方程式,全班同学一起帮他批改纠正。让学生对方程式的印象加深了不少,现在多媒体技术很发达很多时候教师都是在PPT上将方程式打上去就可以了,很少在黑板上让学生写,而吕慧老师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加深了方程式在学生思维和脑海中的印象同时学生们帮他们检查也在自己的脑海里也相当于过了一遍这一点我认为很好。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表
5、从教师的教学素养上来分析:吕慧老师是教书将近二十年的特级教师在教师素养这块非常好,无论是板书还是语言表达能力上都是很不错的,可以感觉的到她是一个很有热情和激情性格开朗洒脱的这样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但是她的思想和观念都是很新颖的一点也不守旧,她想问题看事情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想,去设计整节课的,在学生回答对的时候老师的一句此处应该有(掌声)学生们都毫不犹豫的给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以热烈的掌声,在有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是她想要的答案时,她是摸摸这个学生的头让他在仔细想想,并且在最后及时的点评和纠正了这个学生的错误,老师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很强。(www.61k.com]
6、教学个性上来讲吕慧老师是幽默诙谐,豪爽洒脱,讲课让学生轻松自在,但讲课内容严谨一丝不苟,让学生参与角度,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对整节课收方自如。
7、从学习的效果上来看学生基本都能掌握的不错,由于本节课课上内容较多,并没有设计一些课后的习题所以学习效果的评估只能在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看,从对话中看,学生的掌握程度还是很理想的。
8、从教育思想让来看,这节课的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具体的知识还让学生从只是种学习到了一些金属的保护方法,以及合理利用金属资源这样一种环保的意识,除此之外呢,学生在学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难易程度的比较那块的知识时老师教给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思考同样一个问题,我认为这一点是比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了这种思考方式后不仅仅只能解决课堂上一些学习上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思考方式能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去解决其他一些实际的问题,这是教育思想让的最大亮点之一!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表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节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铜常被用来制作导线,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A. 良好的导电性 B. 良好的导热性 C. 金属光泽 D. 较高的硬度
2、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
A. 镁 B. 铜 C. 锌 D. 铝
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铁和硬铝都属于金属材料
B.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单质
C. 铁、铝、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D. 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
4、将金属M置于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而将其置于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www.61k.com]由此可以判断M,Zn,Cu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 M 、Zn、Cu B. Zn、M、Cu C. Zn、Cu、M D. Cu、M、Zn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是: ( )
A、农具上铁锈不及时除去
B、切过酸菜的菜刀不及时清洗
C、工地上的铁管堆放在潮湿的地方
D、家用剪刀不用时,涂油并放在干燥处
6、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通过高炉炼铁得到的铁是纯铁
D、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7、哈尔滨太阳岛公园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欧式灯饰外框用的黄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
B、宽阔的柏油路面所用的沥青是石油炼制的产品
C、紫丁香树的种植可以提高公园的空气质量
D、大理石围栏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8、下列事实可用于判断X、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 ( )
①X能和稀盐酸反应而Y不能;②X能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③常温下X能与氧气反应而Y不能;④在化合物中X显正+3价,Y显+2价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9、在天平两端盘中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足量),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上两边烧杯各加入5g镁和5g铁镁和铁反应完全后,最后天平的指针 ( )
A、偏向镁的一边 B、偏向铁的一边 C、停留原位 D、不能确定偏向哪个方向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氧 B、硅 C、铝 D、铁
二、非选择题
11、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眼镜的腿是钛合金材质的,眼镜架套是塑料的,眼镜的螺丝钉是
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表
铜螺丝钉还有玻璃镜片
(1)眼镜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的原因,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u+O2+_____+H2O===Cu2(OH)2CO3。[www.61k.com]
(3)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和银,玻璃颜色变深,此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反应;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的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___________作用。
结合镜片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____________
12、“2014青岛世园会”于4月25日正式开园,主题是让“生活走进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
(1)下列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是_______
A、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来驱动空气取水装置从潮湿的空气中得到水,用于浇灌植物。
B、在大型场馆的屋顶设“光线导入”装置,减少场馆白天开灯的数量。
C、景区鲜花大道覆盖用秸秆等废弃物再生的无土草皮,进行防尘、保湿。
D、园区餐厅使用一次性筷子,以确保饮食卫生。
(2)海洋植物馆门口,一棵金光闪闪的人造植物“黄金奇葩----金耐冬”格外引人注目,它是以优质木材雕刻而成的,外贴纯度为99.7%黄金箔。黄金制成金箔是利用了黄金良好的____性,“金耐冬”长久不褪色。总是金光闪闪是因为____________。
(3)世园会植物馆号称亚洲第一钢结构馆,拼接钢材杆件达到14000多件根所有杆件均为现场拼装焊接。
①焊接钢材杆件要先初锈。用稀盐酸除锈(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氧气乙炔焊机焊接钢件时,要先调整乙炔和氧气的比例,氧气不能过量,如果氧气过量,将导致焊接不牢。写出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请分析氧气过量会导致焊接不牢的原因_____________;
③植物馆内温热潮湿,为防止钢件生锈,请你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铁及其化学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______
(1)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细铁丝发生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集气瓶破裂,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铁能和氯化铁发应生成氯化亚铁。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有铁剩余,写出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B、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铁离子和铜离子
D、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和铜离子
14、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用于飞机上
(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出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制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的金属比如铁,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15、某种新型材料“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接的报警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_____性。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 : 课堂教学评课表
课堂教学评课执教老师:___________上课班级:____________上课日期:________
课题: ___________上课时间:上午(下午)第____________节
评
价
项
目
评 分
评 价 项 目 的 内 容
等
级
分 值
范 围
得
分
(评价实现关注项目一般要求;再对教师教学表现很好的项目内容用“√”表示,或表现很差的项目内容用“?”表示;最后突出重点确定等级和得分)
对
教学
目标
的
确定
A
10—9
全面性:关注知识和技能,能力和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各发面————从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及一般能力培养,思想品质教育和学习态度、习惯养成等方面提出目标,构成立体的、有机整合的目标体系。
适切性:要求适当————正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教材所体现的教学基本需求;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水平;反映结果与过程并重,情感体验与认知发展融为一体。
个性化:重视个性发展————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有区别的要求。
B
8—7
C
6—5
D
4—1
对教学的内容处理
A
15—13
理解的准确性:正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以及知识内容。
组织的合理性:逻辑联系的知识整体,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形成结构;教学内容的选取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与教学的目标要求相匹配,并有效服务于教学目标。
呈现的适当性:内容安排有序,重点突出,表述准确,条理清楚,呈现时机恰当,水到渠成。
B
12—10
C
9—7
D
6—1
对教学过程的安排
A
20—17
整体的结构性:认知过程从分展开;基本训练合理安排;教学讲评恰当组织;各环节有机联系。
交流的多向性:师生双边活动,形式多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信息交流渠道通畅。
进展的协调性: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分阶段要求,逐步达到目标;知识技能教学、能力培养、情感教育等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及时进行教学的反馈和调节。
呈现的适当性:内容安排有序。重点突出,表述准确,条理清楚,呈现时机恰当,水到渠成。
B
16—12
C
11—9
D
8—1
对教学环境的创设
A
10—9
师生关系的表现:和谐型——师生平等,互相尊重,相互合作;民主性——教学民主,教学相长;情感化——师生亲切,教师对学生热情鼓励、充满信任,学生有安全感。
提供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提供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验证等,有一定频数和充足的时间,并把握好时机。
教学手段及教育技术的应用:合理使用教具、学具、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对教学的理解和应用;学习过程的设计、评价方式方法的选择恰当。
B
8—7
C
6—5
D
4—1
对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
A
15—13
提出问题的情况:提出问题有一定质量——问题具有诱导性、探索性、发展性;有利于激活教材、促进思维;既让学生面临挑战又是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
组织探究、讨论、交流活动的情况:为学生采用自主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过程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能有效开展活动;体现出“探究——讨论——交流——讲话”的完整过程和有机联结,以及独立钻研与合作学习的平衡兼顾。
对学生自己能做的事的处理情况:学生能做的事放手让学生先去做,鼓励学生主动去做。
B
12—10
C
9—7
D
6—1
学生参与教学表现
A
15—13
学生主体意识的表现:学习主动、思维积极,讲评投入,活动认真,踊跃发表意见,敢于提问、质疑。
学生参与能力的表现:会自主学习和组织活动,会提出问题和进行探究;善于表达自己观点和倾听他人的发言;善于获取、判断、选择、应用信息。
学生独立与创新的表现: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习惯;有独到见解或批判精神;思维灵活。
B
12—10
C
9—7
D
6—1
教师教学技艺发挥
A
15—13
语言表述与板书:准确、规范、简明、有条理。
教态与激情:亲切、自然、真诚、感情充沛。
观察与聆听:细心观察学生动态,耐心倾听学生发言;进行必要的巡视或参与学生活动。
判断与应变:判断正确,反应迅速,反应机敏,处理得当。
调控与指导:适时介入,有效调控;讲评到位,指导有方,会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善于提出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B
12—10
C
9—7
D
6—1
综合评价
总得分
≧85分
84—70分
69—45分
≦45分
备 注
简短评语
评课教师签名
阅读(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