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属于[汉语词语]:属于[汉语词语]-简介,属于[汉语词语]-基本解释
归于某一方面;为某一方面所有。如: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属于_属于[汉语词语] -简单介绍
词目:属于拼音:shǔyu
属于_属于[汉语词语] -基本解释
[belongto]归于某一方面;为某一方面所有。指某人拥有某物。
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属于_属于[汉语词语] -详细解释
![属于 属于[汉语词语]:属于[汉语词语]-简介,属于[汉语词语]-基本解释](http://p.61k.com/cpic/a7/e7/80d46995a3c6834c109c2bfa7137e7a7.jpg)
属于归某一方面或为某方所[www.61k.com)有。
《左传·成公七年》:“蛮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是以始大,通吴于上国。”唐韩愈《为韦相公让官表》:“非常之宠,忽降于上天;不次之恩,遽属于庸品。”杨朔《“阅微草堂”的真面目》:“纪家的老农奴,于今每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十亩上下地。”

二 : 流水[汉语词语]:流水[汉语词语]-基本资料,流水[汉语词语]-基本解释
流水,是指流动的水。如:落花流水春去也。
流水_流水[汉语词语] -基本资料
词目:流水
拼音:liúshuǐ
词义:流动的水;活水。
流水_流水[汉语词语] -基本解释
1.[runningwater]∶流动的水
落花流水春去也。
![流水[汉语词语]:流水[汉语词语]-基本资料,流水[汉语词语]-基本解释_流水](http://p.61k.com/cpic/30/09/2254585fdc5dda432ef50f6c61a20930.jpg)
2.[Turnoverinbusiness]∶商店销售额。
流水收入。
3.[Inhurry]∶立即;赶快;急急忙忙。
他流水就说。
流水_流水[汉语词语] -引证解释
1.流动的水;活水。
《诗·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孙思邈《千金方》人参汤,言须用流水煮,用止水则不验。”碧野《富春江畔》:“这流水是半山‘冰壶洞’的飞瀑渗入山脚的‘双龙洞’,汇成深潭,然后由‘双龙洞’石潭中流出来,形成了这一条长流不涸的山涧。”
![流水[汉语词语]:流水[汉语词语]-基本资料,流水[汉语词语]-基本解释_流水](http://p.61k.com/cpic/d7/b5/ca713daa4c289cf4b8810472a436b5d7.jpg)
2.谓水向低处流逝。
《东观汉记·明帝纪》:“十四年,帝作寿陵。制:‘令流水而已。’”
3.形容流逝的岁月。
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诗:“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4.像流水一样接连不断。
《史记·货殖列传》:“财币欲其行如流水。”明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公(袁可立)至登,即行白射之法以练土著,尽汰客兵使还乡井。以故蜚鸿安堵,而流亡者归如流水矣。”子虚子《湘事记》:“人众如蚁附羶,日给饭至四百馀席,无昼夜,流水浮埃,殆同1大剧场。”
5.即高山流水,古琴曲名。亦泛指琴曲。
唐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宋范仲淹《明月》诗:“明月照前墀,朱弦奏《流水》。”《瓯北诗话》卷十引清查慎行《送陈泽州相国予告归》诗:“《流水》一弹真绝调,朱弦三叹有馀音。”
6.京剧的1种板式。节奏紧促,每个分句之间停顿不明显,是1种叙述性较强的曲调,用于表现轻松愉快或慷慨激昂的情绪。
7.指商店的销货金额。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钱谷·流水收簿》:“流水者,按日挨登如流水之盈科渐进也。”如:今天店里做了五千元的流水。
三 : 砼:砼-汉语解释,砼-汉字来历
tóng,混凝土的同意词。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砼: 预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呈流塑状态,浇注入模,捣实固化后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构筑物或构件,其成型后一段时间里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使混凝土硬化,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一般石料的性质,所以混凝土也叫砼,人工石的意思。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
砼_砼 -汉语解释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石工
汉字部件分解:石人工
笔顺编号:1 3 2 5 1 3 4 1 2 1
笔顺读写:横 撇 竖 横 折 横 撇 捺 横 竖 横
部首笔画
部首:石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0
五笔86:dwag
五笔98:dwag
仓颉mrom
四角号码: 18612
郑码: gobi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783C
砼_砼 -汉字来历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
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另外,“砼”的读音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更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是个建筑工程专用字。
砼_砼 -化学特性
砼: 预拌混凝土在一定的时间内呈流塑状态,浇注入模,捣实固化后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构筑物或构件,其成型后一段时间里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使混凝土硬化,硬化后的混凝土具有一般石料的性质,所以混凝土也叫砼,人工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