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文强口述自传001
二 : 再读《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这本书我是退休前买的,那时忙,匆匆翻过,没有细看,听小莲聊起文强和他的夫人孩子,最近就又拿出来看了。
这本书是文强2001年以94岁高龄,分十次口述,最终在病逝前一个月,在病榻上完成的。由刘延民笔录。口述没有最后完成,文强就因病住院了,并没有看到书的完成就离开了人世。刘延民在后记中说,在记录这本口述自传之前,她连“文强”是谁都不知道。但她是做足了功课去完成这本书的,她是严格尊重文强的话语权的,没有加上任何的润色。文强没有来得及对书稿作最后的审定,刘延民又对他的湖南口音很陌生,由一位长者康国雄先生带她熟悉了文老的湖南口音;录音整理后又是由另一位19岁的姑娘电脑录入的;书中的瑕疵就在所难免了。网上有不少指错和纠错的帖子(如写淮海战役是林彪带200万军队打杜聿明40万军队,写溥仪在49年就回国和文强等人住在了一起等等),但我还是觉得这本书很可读,很可信,很有价值。
文强是一位经历极为特殊的老人。他出身于汀江岸边世代为官的豪门之家,他的父辈曾追随孙中山,本人是文天祥的23世孙,还是毛泽东的表弟,他曾和毛泽覃一起去广州报考黄埔军校,与去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毛泽东等人在船甲板上不期而遇。毛家老弟没有考取,留在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文强以第三名考取黄埔第四期,同林彪、周恩寿(周恩来之弟)、李运昌编在一起,并任班长。开学宣誓的那一天,由周恩来领誓,他宣誓由CY升级为CP,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周恩来又把他介绍给邵力子做速记员,邵力子介绍他加入了国民党。文强还参加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婚礼,书里面有一些有趣的细节。文强参加了北伐战争,跟着北伐军到了汉口,由邓演达派遣随朱德一道入川。大革命失败后,他接受恽代英的指示,去九江贺龙部,亲历了南昌起义。他曾任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兼军委代理书记,管着23个县,后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迫害,和妻子一起去上海找周恩来,被拒之门外,和妻子抱头痛哭:“革命革命,革到共产党要杀我,国民党也通缉我要杀我,革命革得这样子,无路可走。”不得已脱党。1935年他在西湖路遇父亲的老朋友程潜,加入国民党军统,成为戴笠手下一员干将,官至国民党中将。在军统他坚持不与共产党为敌的原则。
抗日战争中文强从上海到香港到山西,有许多惊险的传奇经历。抗战胜利后,他又找到程潜,退出军统。但第二天就接到蒋介石电报,让他去杜聿明部担任副参谋长。程潜想留他也留不住了,临别时送了他一句话:“你这次去,要准备当俘虏。”竟被言中,没过多久他真的当了俘虏。杜聿明自己在回忆中也说起这件事,他为什么会选文强呢?因为杜聿明深知蒋介石的为人疑心重重,杜聿明带领几十万蒋军精锐,如果不做一些当年王翦的求田问舍之事,蒋介石是不会那么安心的,所以,杜聿明主动请文强出任副参谋长并且按照参谋长的待遇对待,这也是让蒋介石把心放在肚子里面的一个不得已的做法,也是国民党一贯如此的。(杜聿明回忆文章见于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机关刊物《纵横》)因为蒋介石对于军统特务一向是偏爱有加的,特务政治也一直大行其道,蒋介石用他们内而监视、外而督军。
文强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75年最后一批获得特赦。因为什么都可以写,就是不写“悔过书”,坐了26年1个月的牢。特赦后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文强的口述,展现了中国近百年历史的风云变幻, 文强跌宕起伏而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作为生前的最后回忆资料十分难得。书中许多细节非常有趣。
最后文强谈了他自己对中国改革开放由衷的看法,他还去了美国,向当地的华人华侨宣传改革开放,说不论共产党、国民党还是其他的什么党派,在渴望国家振兴经济发展上几乎都是相同的。文强晚年为祖国统一作的许多工作是不可替代的。
三 :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文强口述自传 文强口述自传001
四 : 《文强口述自传》片段
重庆打黑以前说起文强,都会想起本书的主人公。文强是毛主席的亲表弟,文天祥后人。周恩来介绍加入共产党,邵力子介绍加入国民党。当过共产党的四川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后来脱党加入军统,最后被俘成为战犯。文强投考黄埔军校以第三名录取,而同去的毛泽覃没考上,走后门进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当时谁在那主持工作大家都知道。
中山舰事件跨党分子都要二选一,文强选择退出国民党保留中共党籍。
军校里文强和林彪1个屋,还是林彪的班长,林彪开枪走火的事大家基本都知道了。但文强后来参加南昌起义,又见到林彪,林彪给文强敬礼,因为文强军阶比他高。
南昌起义时周恩来忽悠大家撤到潮汕有苏联兵舰来接应,其实啥也没有。想起来西安事变时的轶事,张学良说开始周恩来讲蒋介石该杀,讲的头头是道;后来又讲蒋介石不该杀,又讲的头头是道。西北大联合三位一体,估计也是周忽悠的。
南昌起义失败后,文强在香港干过苦力,最后流落上海。最后没办法和1个杨继荣的去邵力子那里打秋风。邵力子当时也困难,一人给了6块钱。杨继荣不高兴嫌少,第二天又去了一趟回来给了文强4块钱。多年以后邵力子告诉文强说,你那个同学是个“义贼”,大摇大摆进门拿了副笔墨就走,当掉了还把当票寄回来。那时候杨继荣也是中将了。
后来文强在四川做省委常委,军委书记,罗世文找他谈话,文强听出来要收拾他,就跑到上海。找到了周恩来住的地方,听到里面有人说话,敲门就是不开。最后塞了个纸条出来,写了1个字“苏”。是苏联呢?还是苏区?文强只好跑回家去了。
文强后来加入军统,国民党取消对他的通缉令,需要5个黄埔学生担保,戴笠也算了1个。手续非常简单,难怪后来被共产党渗透的无孔不入。后来袁国平(皖南事变中牺牲的那个)还想叫他归队,文强不愿意,说对毛也有看法,不愿跟他共事。
文强抗战时在香港居然是和陈策一起商量应对措施。
文强去太行山经历了孙殿英和庞炳勋的叛变,但孙殿英做事很留余地,把抓到的军统中统人员都放回来了,蒋鼎文很满意,指示也要优待孙殿英部的家属。
蒋纬国在胡宗南战区结婚,胡宗南让出自己的公馆给蒋纬国办婚礼,蒋纬国老丈人不愿意,蒋纬国干脆就不让他参加婚礼。
上海有家报纸预测蒋介石接班人,次序是何应钦,陈诚和胡宗南。胡宗南很高兴,把报纸压到玻璃板下面,来人就给看。
戴笠死后,文强离开军统,本来想去程潜那里,后来杜聿明调他去。程潜留不住文强,跟他说,去了要准备当俘虏。文强不以为然,说自己是司令部的,仗打输了是可能的,但跑还跑不掉吗?
淮海战役,国民党主力是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邱清泉,李弥和文强原来都是共产党,所以文强说淮海战役就是共产党打共产党。
文强说淮海战役解放军有二百多万人,不知道怎么算的,连民工都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