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第一单元 测量易错题整理
1、把下列长度重新排列:8米 88分米 88厘米 88毫米 ( ) < ( ) < ( ) < ( )
2、把下列数量进行分类,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0厘米 40克 10千米 40吨 10分米 40千克 10米 10毫米
3、给下列动物按体重从轻到重排一排。
小狗说:我重9千克。 马说:我重300千克。 小鹿说:我重25千克。
小猴说:我重15千克。 大象说:我重3吨。
(写动物名字)
4、将下列数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3米 90厘米 90毫米 3分米 3毫米
5、 7000米+8000米=( )千米 1600千克-600千克=( )吨
3000米+2千米=( )米 2厘米-3毫米=( )厘米( ) 毫米=( )毫米
100厘米〇9分米 12分米+70分米〇100厘米
珠穆朗玛峰高8848( ),电脑的液晶显示器厚度不超过5( ),豆芽高9( )。
6、解决问题(答题规范完整)
(1)昆明距离大理348千米,小红早上8时从昆明出发,乘坐的中巴车每小时80千米,11时能到达吗?
(2)有50桶油,每桶重100千克,用限重5吨的卡车,能一次拉完吗?
(3)我们同学每人体重大约是30千克,100名同学能同时上船(载重4吨)吗?
(4)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5)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6)小明家离学校300米,小红家离学校500米,三个地方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离小明家有多少米?(画图后再计算)
二 :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自测题(答案) 41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自测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52分)
1.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 __
格罗斯泰斯特 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
培根 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增进视力的眼镜。早在 1000 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能把 物体的像 放大,显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
信息 。 2.放大镜由 镜架 和 镜片 组成,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就越
大 ,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 小 。 3.在放大镜下我们能看到彩屏的荧光点是由
红 、 绿 、 蓝 三色组成的。 4.昆虫的身体分为 头 、 胸 、 腹 三个部分,有 三 对足,有 一 对触角,在放大镜下能看到它的眼是 复 眼,这种眼有 扩大视野 、更能看清目标的作用。在放大镜下还能看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
不同 、蟋蟀的“耳朵”在 足的内侧 、蝴蝶翅上的彩色小鳞片是 扁平 的细毛。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触角 就是它们的“鼻子”。
5.我们把自然界中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 晶体 ,它是从 溶液 中诞生或在一定
压强 和 温度 下形成的。 6.17世纪,荷兰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用 两 片镜片,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____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在这种显微镜下,他第一次看到了血液在___ 毛细血管 里流动,发现了水中微小活泼的物体,这种物体就是人们常说的
微生物 。 7.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 在复合显微镜下发现软木的“小房间”结构,并把它命名为 细胞 。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内表皮上的像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内表皮
细胞 。一切生物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是 细胞 。 8.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 气孔 ,那是植物进行 呼吸 作用、
蒸腾 作用和 光合 作用的重要器官。 9.微生物是一种 生物 ,它是由 细胞 组成的,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
共同特征 。垃圾和污水的处理要靠 微生物 ,如果没有它,地球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10.草蛉、七星瓢虫是 蚜虫 的天敌。人体白细胞是 病毒 、 细菌 的天敌。把人胰岛素插到细菌中,利用细菌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 糖尿病 。
11.在人的感觉器官中,
眼 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人的最高视力能看清 ______
1/5 毫米的微小物体, 放大镜 和 显微镜 的发明大大扩展了人类的观察视野,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二、我会判断(每题0.5分,共5分)
( C )1.放大镜镜片面积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 C )2.透明的圆柱形、球形的器皿也有放大功能。
( A )3.草履虫、喇叭虫、动物的卵、鸡蛋等都只有一个细胞。
( C )4.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不可能完成呼吸、排泄、繁殖等所有的生命活动。 ( A )5.所有放大装置的共同特点都是“凸”和“透”。 ( C )6.我没有发现土壤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所以它不是晶体。 ( C )7.利用微生物提供或生产的食物对人来说都是有害的。
( C )8.观察工具的发展经历了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历程。( A )9.地球上至少存在着250万种生物。
( C )10.蚜虫很小,至少要在5倍放大镜下才能看清它的肢体。 三、我会选择(每题1分,共13分)
1.下面物体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C )
。
A.平板玻璃
B.水滴
C.玻璃球
2.下面的观察工具中,已经能把物体的像放大200万倍的是( C )。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 )。
A.相反
B.相同
C.无关
4.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镜片时,在界面处光线会( B )。
A.反射
B.折射
C.沿直线传播
5.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杂交水稻的人是( A )。
A.袁隆平 B.巴斯德 C.培根
6.( C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动力学说
B.仿生学说
C.细胞学说
7.下面物品中,能放大物体像的是( C )。
A.玻璃板 B.玻璃管 C.玻璃棒
8.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小黑点是( A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9.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生物时,不宜采集的水是( C )。
A、池塘水
B、井水
C、纯净水
1
10.生物技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 C )。
A、发现细胞
B、发现微生物 C、克隆羊“多利”的诞生
11.在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25×、40×的显微镜下能看到被放大( C )倍的物体的虚像。
A、15 B、65
C、1000
12.人长得像父母、乌龟不能长得像天鹅,这是细胞的( B )作用。
A、繁殖 B、遗传
C、免疫
13.雪花、冰晶都是( C )角形。
A、四 B、五 C、六
四、我会观察(每空0.5分,共8分)
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可以 物体 和人眼之间的距离不变, 放大镜 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晰;也可以把放大镜移至眼前,
移动
物体 ,直至图像大而清晰。在 放大镜下能看到一些物质的晶体:图A 是维生素 C 的晶体、图B是 碱 的 晶体、图C是 白糖 的晶体、图D是
味精 的晶体。 2.在显微镜下能看到一些物质的精细结构,下面图A是花粉管 、图B是 叶表皮上的气孔 、图C是 苔藓类植物细胞 、图D是 血液细胞 、图E是 大肠杆菌 、图F是 SARS病毒 、图G是青苔 。
A
3.在显微镜下,我观察到 洋葱表皮上一个个
小房间 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还看到了一个个大液泡且中间有一个 小黑点
。我把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画出来就像右图所示。 五、我会探究(每空0.5分,共5分)
1.(1)在右图中指出显微镜相关部分的名称。 (2)从目镜往下看,发现里面黑呼呼的,什么也看不 见,原因是 对光不好 ,应该调整 反光镜
,使之 ( 目镜 ) 从目镜下能看到亮圈。
(3)从目镜里只能看到亮圈,不能看到已经放在载物
( 调节旋钮 ) 台上、正对通光孔中央的标本玻片,原因是
聚焦不好
,( 应该调整 物镜 ,使之从目镜下能看清标本。
)
( 载物台 )
2.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是
物体的倒立的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过远, ( 反光镜
)
应该 移动放大镜缩短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使之出现物体正立的像。 六、我会制作(每题
1分,共11分)
1.我曾经制作过食盐的大晶体,我是这样制作的:把 不含盐粒 的 饱和盐水注入一个干净的玻璃杯内,设法用细线把一块食盐晶体悬吊在盐 水溶液中(如右图所示)。在以后的过程中,注意随时 滤去溶液中的残留晶体 和随时添加饱和盐水 ,让这块食盐晶体自然生长,数月 后就得到了一颗很大的晶体。
2.我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我是 这样制作的:(1)用滴管在干净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 (2)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并用小刀在 内表皮上划“ # ”字。(3)用镊子撕取这个字中间表皮, 并把它平展
放置在干净载玻片中间的水滴中央(如右图 所示)。(4)用盖玻片 倾斜 盖到标本上面。(5)从标本边 缘滴一滴稀释的 碘酒 ,微微倾斜玻片,用吸水纸从另一 端吸掉多余的水。
3.我曾经制作过水中微生物标本,我是这样制作的: (1)取一些 _________________ 池塘(河、井、鱼缸等) 里的水,并把干 草浸泡在水中(如右图所示)。
(2)用滴管取一滴浸泡了干草的水放在载玻片的中间 (如下 图1所示),盖上盖玻片(如下图2所示)。
(3)再用吸水纸从
盖玻片 的边缘吸去 多余的水分,以控制 微生物的运动 (如下图3所示)。
七、我会解答(每题3分,共6分)
1.观察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观察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扩大了观察范围和领域,揭示了微观 世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2
三 : 《第一单元》自我检测
《第一单元》自我检测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一、基础知识1、加粗字注音都正确的是( )(根据汉语拼音认读生字)a、菜畦 qí 脑髓 suǐ 惩罚 chéng 绣像 xiòu b、竹筛 shāi 诧异 chà 陌生 bǎi 佃傥 tì c、宿儒 rú 渊博 yuān 木屐 jī 讪笑 shàn d、蝉蜕 tuì 呜咽 yān 玉簪 zān 骊歌 lí 2、加粗字读音全都相同的是( )
a、倔强 强迫 强大
b、宿儒 整宿 星宿
c、积攒 攒动 攒集
d、着急 着凉 着迷
3、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纠正错别字,关键要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勤查字典!)
a、古扑 迹象 卜问吉凶
b、预兆 懊悔 一掠而过
c、尘源 遗憾 绅士风度
d、沉淀 莫名 迷迷胡胡
4、加粗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盔甲(古代军人打仗时头上戴的叫做“盔”) 人迹罕至(稀少)
b、宿儒(长久从事某项工作的意思) 凝重(停止流动)
c、渊博(水潭) 菜畦(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长方形田地)
d、鉴赏(欣赏) 恐惧(害怕,心里慌张不安)
5、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
a、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b、“是。”我虽然这么答应了,但是觉得爸爸讲的话使我很不舒服,自从六年前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c、“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
d、秋天来了,树林里的叶子变成了黄色和棕色,风卷起它们,把它们带到空中飞舞。
6、与原文不相同的是( )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b、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c、油蛉在这里弹琴,蟋蟀们在这里低唱。
d、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7、文学文化知识填空。
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作者____,原名_____,他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
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______的生活,主要写了夏天的_____;长妈妈讲______;闰土的父亲________。第二部分写_________的生活,主要写了“我”问先生_______________;学生在书屋后面______________;师生一同____________;学生偷偷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______,作者______是______(地区名)作家。
⑷ 《丑小鸭》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国名)著名作家。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
8、用下列词语中的五个写一段话,要从色、形、味三个方面描写景物,50字左右。
碧绿 紫红 高大 光滑 肥胖 轻捷 臃肿 酸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摆渡老人李文忠 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淌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去。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床,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望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1、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用概括的语言填空)
2、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分析摆渡老人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加粗的词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和_______的心情。
4、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_____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_____的形象。(用自己的话填空)
5、“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新题型)
示例:⑴ 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训练联想和表达能力)
⑵ “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题目:1、《感激》 2、《课堂》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全文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写出真实的校名、人名。
〖例文〗感激 每当看见爸爸拖着那疲惫的身子在厨房忙碌,每当看见爸爸因为我学习成绩而高兴或伤心,每当看见爸爸为让我过得更好而四处奔波、节衣缩食,我就会感激地在心里说:“爸爸,谢谢您。”
记得初三期末考试前夕,我为了能考出个较好的成绩,天天晚上开夜车,您就不怕累地在一旁陪伴我。我饿了,您给我煮鸡蛋;我渴了,您忙着给我倒水;我困了,您又赶紧取来清凉油帮我涂在太阳穴上。当我复习完,再看您时,您已困倦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爸爸,您知道女儿心中是多么地感激呀!
记得您非常喜欢武打小说,有一次,您拉着我去书店买新出的武打小说。可是当您问完售货员价格时,您却黯然地摇了摇头。我可以看出您眼睛里那种对那本书的渴望,但是您却并没有将它买下,而是用买武打小说的钱买了一本女儿十分喜欢的书。当我问您为何不把武打小说买下时,您说:“看武打小说有什么用处?还是工具书比较有用,我闺女看了还能得到知识,多好。”您嘴里说看武打小说没用,但我第二天却看见您向楼上的叔叔借阅了这本武打小说,而且看得津津有味。爸爸,您为了女儿,舍弃了最爱的武打小说,您知道女儿心中是多么地感激呀。
为了表现女儿的感激之情,女儿特地买了一本教按摩的书很快地把它学会,每晚都为奔波一天的爸爸捶捶背。突然有一天我发现爸爸的背竟像一张弓,这使我想到一首诗:爸爸是弓,我是箭,要想让箭射得远,弓就要拉得弯。是呀,爸爸为女儿默默奉献了青春,留下的是可怕的衰老。我揩去眼角感激的泪,决心一定要用最好的成绩报答爸爸。
我于是更加努力地学习。白天在校认真听讲,记笔记,晚上回来仔细地复习着,不敢有一点疏忽。当遇到困难时,我会对自己说:“爸爸在等着我的好成绩。”这样我就会顽强地战胜困难。终于在这次月考中,我排在全班第七,我看到了爸爸的笑。爸爸,您可知是我对您的感激鼓舞着我前进呀。
爸爸,您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我,我将永远感激您。
〖简评〗
这是北京市一位考生的作文。
本文扣住“感激”这个题目,真切地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由衷的感激之情,情文并茂,真实动人。
首先,作者善于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真情。文中的“爸爸”没有为女儿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正是这些陪伴“我”读书、为“我”买书而放弃自己的爱好这些小事,真实地表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爱。这样的父亲,怎能不使女儿感激呢?
第二,语言生动形象,自然流畅。全文用第二人称的形式,仿佛与父亲面对面地交流,如话家常,自然亲切。文中多用整句,如首段,二段均使用了排比句,集中地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关爱。
第三,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抒情议论恰到好处。全文在内容上基本分为两部分,一是写父亲对“我”的关爱;一是写“我”对父亲的感激。这两部分都紧扣题目,前者写出了为什么感激,后者写出了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激,两部分紧密联系,相得益彰。首段的抒情,既点明题旨,又是对下文的总领。结尾的议论、抒情,总结了上面的叙述,又再次点题,突出中心,深化中心。全篇叙议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
【参考答案】
〖单元自我检测〗
一、基础知识
1、c
2、d
3、b
4、a
5、d
6、c
7、⑴ 《朝花夕拾》 鲁迅 周树人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⑵ 百草园 景物 美女蛇的故事 教“我”捕鸟 三味书屋 “怪哉”事 玩耍 背书 溜到小园里去玩 ⑶ 《城南旧事》 林海音 台湾 ⑷ 安徒生 丹麦 童话
8、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恶作剧(淘气、调皮) 河面结冰 年老体弱
这道题考查同学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孩子们下学挤着跃上船,使船超载;下雨天,孩子们迎风打伞,船被吹得好远,这些都是造成摆渡老人手忙脚乱,一番折腾的原因。孩子们的所作所为概括起来就是恶作剧。他们为什么要恶作剧,因为他们淘气、调皮。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是答好这道题的途径。
2、老人为失去可爱的儿子而深感痛苦,于是把父爱转移到“我们”身上(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儿子),每天接送“我们”上学,所以觉得“心里好受些”。(言之有理均可。语言表达不清的要扣分)先要分析摆渡老人为什么心里不好受,再分析他这样做“心里好受些”的原因,这道题就能答得比较圆满了。第5段中“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望和爱意”这句话,也提示摆渡老人“心里好受些”的原因。
3、愧疚 感激
这道题考查同学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人们在什么时候会感到鼻子发酸呢,难过的时候,感动的时候。“我”为什么而难过呢?为摆渡老人失去儿子而难过,为自己的恶作剧而难过,为自己不理解老人而难过。
此时“我”的心情是愧疚。“我”又为什么而感激呢?为老人对我们的期望和爱意。
4、可笑 可敬
“可笑”一词在文中出现过,容易找准。后一空同学们可能会答“可爱”、“伟大”等词语,但是这些都不如“可敬”贴切。摆渡老人把自己对儿子的爱转化成对一代青年人的爱,这种爱是令人尊敬的,是伟大的。孩子们了解了老人,理解他的爱意,因而尊敬他,是合乎情理的。
5、例句:① 父母把儿女摆渡到成人的世界。
② 老师把学生摆渡到知识的王国。 ③ 医生把患者摆渡到健康的乐园。 ④ 科学家把人类摆渡到万里之遥的星球。 ⑤ 小小电脑把我们摆渡到广阔无垠的信息海洋。 ⑥ 米卢把中国足球摆渡到“世界杯”的绿茵场。 (联想合理均可)这道题十分新颖,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表达能力,一箭双雕。答好这道题,要注意提示语,“摆渡”在这里就是“帮助”的意思。
四 : 《第一单元》达纲检测(A级)
《第一单元》达纲检测(a级)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巩固基础训练】一、文言文阅读
㈠ 默写。
1、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论语·学而》)
2、子曰:“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㈡ 阅渎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下列加粗词。
⑴ 世隶耕( ) ⑵ 未尝识书具( )
⑶ 父异焉( ) ⑷ 即书诗四句( )
⑸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⑹ 泯然众人矣( )
2、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项是( )。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借旁近/与之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余闻之也/久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归纳这篇短文的题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①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②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③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④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这段文字的内容主要是写______,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段文字层次分析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车里,一边抽抽搭搭地哭着,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来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我把裤脚向下拉了拉,遮盖住最下面的一条伤痕,我最怕被同学耻笑。
虽然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罚我站,这是因为下雨天可以原谅的缘故。
老师叫我们先静默再读书。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后,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五分钟。老师说:想想看,你是不是听爸妈和老师的话?昨天的功课有没有做好?今天的功课全带来了吗?早晨跟爸妈有礼貌地告别了吗?……我听到这儿,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闭着的,泪水不至于流出来。
静默之中,我的肩头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睁开了眼,原来是老师站在我的位子边。他用眼神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转头,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1、写出选文记叙的要素。
时间: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人物:_________;
事情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情的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情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我”挨打前的流泪,挨打时的哭号,在课堂上差点儿流出泪来,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记叙的事情表现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件事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阅读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完成1~4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的力量来自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过一切艰难困苦之后,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会是怎样的感觉?(用诗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普希金的这首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完成5~8题。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5、“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路”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题目:长大的感觉
要求:作为青春少年的你,正在一天天地成长着,正在懂事,正在走向成熟,正在走向未来。有时,你会真的有一种长大的感觉。请根据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例文〗
长大的感觉,很好!
(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听爸爸妈妈讲,小时的我,很不懂事,特调皮,一会儿吵着买糖吃,一会儿上树捉知了。还有一次,趁大人不在家竟偷偷地把小猫脸上的胡子剪掉……
(语言轻快俏皮,使文章富有情趣。)
小时的我,让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
可是,现在的我,变得成熟、懂事了。
(由“可是”一词,转入后文叙述,过渡自然。)
“××,开门!”哎呀,糟了!是妈妈在敲门。我急忙扔下刚洗了一半的衣服,匆匆忙忙地开门。
我躲进自己的房间里,心想:出大乱子了!记得上次偷偷帮妈妈洗衣服,被她训斥了一顿,说要我:专心搞好学习,不要管其他事。这次被她发现该怎么办呢?我急得额头上沁出了—层细汗。
(“偷”洗衣服,缘何被“训斥”?)
“快过来!”妈妈威严的声音中带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我忐忑不安地踱到她跟前。
(语言平实,感情质朴。)
“不是交代过要你安心学习,家务事不许碰吗?”
“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可是我看您整天忙里忙外,爸爸不在家,我就想做一些我能做的事,帮您分担分担。”我认真地回答妈妈。
(长大是种“幸福”的感觉。)
—会儿,**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好孩子,你长大了,懂事啦!”妈妈动情地说。我脸上掠过一丝幸福的红晕。
二
嘭!玻璃又被风吹破了一块,一阵寒风袭来,同学们冷得打哆嗦,我冷得直打颤。能为同学们多做一件好事,为班集体多出一份力,这是一件光荣的事。于是,我打算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块玻璃安上,让肆虐的寒风不再“捣乱”。
(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使语言富有生气。)
中午,我到商店去买玻璃。
“算了吧,你这是何苦呢!你冷,大家一样冷。凭什么只有你去买玻璃,而其他的人不去呢?”左脑不服气地说。
“同学们冷,你也冷,这都影响了你们的学习。你为大家谋利益,自己也得到好处,这岂不是两全其美吗?何乐而不为呢?”右脑心平气和地说道。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辩,右脑征服了左脑。我迅速买好玻璃安在了窗户上。此时,教室里静悄悄的。
(左脑、右脑看法不同,语气不同,各具特色,使文章内容丰富,可读性强。)
下午,教室里变得很暖和。我听讲格外认真。虽然我没有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我的心里却像冬天烤炭火一样舒服。
早上,我去上学。刚出家门不多远,就见一个年轻人背着一个蛇皮袋子,贼头贼脑地往前赶路。我瞥了一眼袋子,里面有东西在挤呀撞的。“莫非是鸡?最近村里常有人家的鸡被盗,这人是不是盗鸡贼?”一连串问题掠过我的脑际。“不能让乡邻蒙受损失,不能让小偷溜掉!”我打定主意迅速折回家,在爸爸的帮助下拨打“110”报了警。不多时,警车赶到了,那个祸害乡民的惯盗落入法网。派出所的叔叔夸我是个勇敢的好少年。
(用词准确,恰当,符合人物身分。)
我笑了,露出对小酒窝……
(长大是种“自豪”的感觉。)
长大的感觉,真的很好!
(再次点题,呼应开头。)
〖简评〗
通过三件小事,写了“我”的成长。三件事比较典型:其一,写了帮妈妈洗衣服,因为长大,我体谅了父母。其二,写了给教室窗户安玻璃,为大家着想。其三,写见义勇为,体现了为社会治安着想。文章从不同方面,体现了“我”长大了,由此感到“长大的感觉,真的很好!再次点题,呼应开头。语言通畅,表达清楚,也是本文的优点。
【提高能力测试】
一、文言文阅读
㈠ 默写。
1、山际见来烟,_________。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吴均《山中杂诗》)
2、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江泌,字士清,济阳考城人也。父亮之,员外郎,,泌少贫,昼日斫屧①为业。夜读书,随月光,光斜则握卷升屋,睡极堕地则更登。
注释① 斫屧(zhuó jī):制造木屐。斫:砍、修造。屧,同“屐”。
1、解释加粗字。
⑴ 泌少贫 少:________。
⑵ 昼日斫屧为业 昼日:________。
⑶ 随月光 随:________。
2、翻译文言句子。
⑴ 光斜则握卷升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睡极随地则更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㈠ 阅渎下面文字,完成1~5题。
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有着26年的教龄。可惜我没听过他上的课,但我知道他是一位很不错的老师,因为有很多人得知我是他的女儿后,都发自内心地称赞他是他们心中最优秀的老师。
被学生们誉为幽默风趣的父亲在我眼里曾一度是个凶神恶煞。从小,父亲对我的要求就很严。当我考试失误、丢失财物、贪玩调皮时,他会语重心长地给我讲道理;但当我为了逃避责任而撒谎,鼓动同学们和老师作对,带领一帮“部下”和“敌人”唇枪舌战、作恶耍赖时,他就会铁板着脸,结结实实地揍我一顿。那个疼哟!我总是大哭一场,埋怨父亲为什么那么狠心。但哭过之后,又会“爸爸好,爸爸坏”围着他撒娇说笑个不停。
我参加工作了,但在父亲眼里我似乎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每周一次团聚,他总忘不了千叮咛万嘱咐,胖瘦无关紧要,健康第一;父母不在身边,要会自己照顾自己。记得刚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收到他的一封信,看完之后,我竟放声大笑。信简单得很,寥寥数字:“天凉添衣,营养注意,周六早归,父母惦记。”情却很真、很深。
父亲对我不满意的是用钱的态度。他老是会旁敲侧击: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别老是大手大脚地花钱,别老是买衣服,人打扮要适可而止,你看父母两人衣着不时髦不也照样过得舒坦惬意?
到这时,我总会感叹一番:时代不同了,观念要更新,并将鲁迅先生的名言搬出来略作修改回答他:“我并不浪费,我只是将你买烟的钱花在买衣服上而已。”父亲虽然还想据理力争些什么,但是语气是硬不起来了。
就这样,多一些教训,多一些争辩,多一些唠叨,都碍不了大事。我始终是他最疼爱的人,他始终是我最敬重的人;因为血脉相通,父亲和女儿总是心连心的。
1、将加粗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对钱的态度是________,而“我”却认为 ______________。
3、在“我”眼里,父亲是_________,_________,在父亲眼里,“我”是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文中父亲深爱女儿又使你感动的语句在下边。(—句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①偶逛商场,巧遇多年前的学生家长。她要孙女叫我“奶奶”,我说“不敢当”。家长忙说:“叫得,叫得,小丹丹的爸妈都曾是您班上的学生。他们还常念叼您这位老师呢!”小丹丹听说后随即天真地、有节奏地叫起来:”奶奶──老师!老师──奶奶……”离开他们好久了,这充满稚气的童声总在耳边萦绕;小丹丹头上的蝴蝶结还在眼前闪烁,与她的苹果脸蛋相映成趣、啊,新的一代!
②“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我居然也步入“奶奶”的行列了。
③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④几度风雨,几度冬秋,
⑤回想那些年当乡村女教师时,晚上经常与学生—道,举着火把,翻山越岭,去追寻电影放映队的足迹,他们都亲昵地叫我:“姐姐——老师!”
⑥回县城学校后,课余总与学生沉浸在文娱、体育活动及劳动欢乐之中,他们都高兴地叫我:“阿姨──老师!”
⑦岁月流逝。不知不觉,少了什么,多了啰里啰嗦,学生有时也犯嘀咕:“真是—个婆婆老师!”
⑧三十年来,班主任当了—届又一届,学生走了—批又—批。如今,我影集里的学生毕业照越来越多,他们走南闯北的地方也越来越远。可我还是我,依然在讲台这块平常而神奇的土地默默耕耘。人生之路尽管有曲折,有坎坷,但更多的是希望与欣慰。与学生朝夕相处,共度时光,竟不觉老!还是歌中唱得好:“……也许还未感觉,我们已经走过昨天。哦,一年又一年,哦,我们走向明天。”
1、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2、这篇短文的线索是( )
a、三十年教师生活的回忆 b、学生对我称谓的变化
c、我的人生之路 d、我的性格变化
3、这篇短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记叙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生之路尽管有曲折,有坎坷,但更多的还是希望与欣慰。”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文结束引用歌词,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②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了一跤,给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
③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温馨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④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⑤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有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样,我又是最后—个测验。每一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是“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⑥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右耳,然后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⑦我等待……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8个字,这8个字仿佛是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8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8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⑧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可划分为两部分,先用“|”在下面段落序号间标示,然后归纳大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8个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结合全文想—想,原来和现在“我”对人生的看法各是什么?从这一变化中可以看出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⑴ 原来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现在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文章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伦纳德夫人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题目:成长的脚印
要求:1、紧扣题目,写—篇600宇左右的记叙文;
2、文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一律用符号代替。
〖例文〗
上海考生
也许是个例外,我并不想长大。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宠爱之中,生活在师长的疼爱里面,永远无忧无虑,快乐无虞,那多好!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成长是个必然过程,由不得你。
或许是受酷爱象棋的父亲的影响,儿时的我总是被那方寸之间的厮杀引得心神不定。父亲棋艺很高,却从不肯让我,于是我一次次地失败,而每每母亲搂着哭红了眼睛的我,对父亲说:“让让她吧,孩子还小。”父亲就会把大手按在我肩上,对我说:“孩子,任何事情只有拼搏之后才会有意义。在你成功之前,必须要接受失败!”年幼的我还无法完全明白父亲语重心长的话,但是能感到父亲按在我肩头上的手是沉沉的。──哦,成长,教会我接受失败。
母亲总爱看着我,然后叹口气说:“你哟,什么时候才会长大?”当我戴着团徽,胸脯挺得高高地走进家门时,母亲依然说我“还是个孩子”直到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母亲才对我展颜而笑。学校离家远,所以我不得不学骑车。我对母亲说:“像我这种人能学会骑车,地球就倒着转!”终于,在我的“摇车曲”中,一位银发老太太被我撞倒了。当我满怀愧疚送老太太回家后,我才知道她是个孤独的老人。我说:“以后我会常来看您的。”我的确这样做了,直至如今。──哦,成长,教会我懂得责任。
终于学会了骑车(地球当然并没有倒转)。春暖花开时节,我骑车去踏青。当我兴致勃勃地加快车速时,一声刺耳的爆胎声扫了我的兴。当我发现地上满是玻璃碴,而不远处就有一家修车铺后,不禁升起一股无名火。“修车!”我气呼呼地撞进车铺,一个羸弱的青年人坐在“油垢”之中。修好车,我才发觉他是个残疾人。他推开了我递上钱的手,却说:“小心呀,刚才那车上掉下来几个瓶子,兴许一路上还有玻璃碴!”──哦,成长,教会我信任别人。
去年暑假,我去了秦皇岛。在松软的沙滩上,我卷起裤管光着脚,走了很久。回首一看,蓦然发现身后的脚印,横的、竖的、斜的、正的,深深浅浅……
〖简评〗
本文最大优点:选材精当,结构清楚。既然是回首看脚印,眼光自然高一层。你看:父子杀棋,父不让子──“成长,教会我接受失败”;学车撞人,常去看望──“成长,教会我懂得责任”;车胎爆破,免费修理!──“成长,教会我信任别人”。三段故事精心挑选,三段格式整齐一致。一大段记叙,加一句感受,用破折号连接,这是夹叙夹议,但形式上有点变化。应该说,这点变化就是创造。
文章篇末点题:“回首一看,蓦然发现身后的脚印,横的、竖的、斜的,正的,深深浅浅……”这结尾多含蓄隽永!“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欧阳修《六—诗话》)
【参考答案】
〖巩固基础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㈠ 1、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君子乎
2、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3、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㈡ 1、⑴ 属于 ⑵ 曾经 ⑶ 兼词:于之,对这 ⑷ 写
⑸ 通“攀”,牵,引 ⑹ 完全
2、c(c项的节奏应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⑴ 同县的人认为他很奇特,渐渐请他父亲去作客,有的人用钱币求仲永写诗。
⑵ 他最终成为—个普通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4、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二、现代文阅读
㈠ 1、少年鲁迅热爱百草园 过渡
2、表示家里送“我”去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不一一写了。
3、对家人的埋怨,对百草园的眷恋。
4、c(前三句猜测原因,是记叙;后一句告别,是抒情。)
㈡ 1、时间:一天早晨
地点:家里和学校
人物:“我”和爸爸
起因:“我”赖床不起,想逃学。
经过:“我”被痛打,不得不赶到学校去。
结果:“我”认识了错误,理解了父爱。
2、挨打前,“我”因爸爸严厉得不近人情而流泪;挨打时,“我”因疼痛而哭号;在课堂上,“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了爸爸深深的爱,差点儿又流下泪来。
3、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在他表面的严厉中有着无限的关爱,关心“我”的冷暖和苦乐。
4、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的成长上了很好的—课。
㈢ 1、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来自对未来的信念,因为我们始终要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3、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4、喜欢 虽然全诗都是劝说,但不是说教,诗深入读者心里,一切替读者着想,符合生活逻辑,读者易于接受。(意思对即可)
5、人生的道路面临着不同的选择。
6、路的未知性。
7、—旦做出了选择,就无可更改。
8、人生中遇到的各种机遇。
三、写作
参见“例文”。
〖提高能力测试〗
一、文言文阅读
㈠ 1、竹中窥落日 云从窗里出
2、独坐幽篁里 深林人不知
3、影人平羌打水流 思君不见下渝州
㈡ 1、⑴ 年轻时 ⑵ 白天 ⑶ 借着
2、⑴ 月影西斜,他就带着书登上屋顶阅读。
⑵ 倦极睡着了滚下地来,他再登上屋顶继续读书。
3、说明当时贫穷人家子弟读书成才很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大的毅力。
二、现代文阅读
㈠ 1、你看父母两人衣着不时髦,也照样过得舒坦惬意。
2、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别老是大手大脚地花钱,时代不同了,观念要更新。
3、我最敬重的人 凶神恶煞 没长大的孩子 他最疼爱的人
4、示例:“天凉添衣,营养注意,周六早归,父母惦记。”(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5、特别爱护,又特别严格的一位好爸爸。
㈡ 1、b
2、b
3、通过学生对作者称谓变化的经过,表现了作者热爱教育事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4、倒叙
5、在人生道路上只要投身事业,并作出自己的贡献,生活中就充满希望和欣慰。
6、引用歌词作结,寄寓心中希望,含蓄地抒发了“我”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情怀。
㈢ 1、一位老师用一句话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或:老师的一句话对一个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在心理上产生了深刻影响)
2、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大意:第一部分:写“我”的生理缺陷及在学校的遭遇;第二部分:写“我”比任何—个人更爱自己老师的缘故
3、⑴ 原来的“我”没有自尊,没有自信,没有希望
⑵ 后来的“我”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
⑶ 全文的主旨就是热情歌颂老师“爱”的力量
4、伦纳德夫人是一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同时又是一位传播“爱”的老师。老师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要把“爱”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位学生。对蛮横的要进行教育,对弱小的要扶植帮助,对优秀的要表彰鼓励……(此题主要是谈感想与认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文
参见“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