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个人所得税 速算扣除数的公式
如题,个人所得税 速算扣除数的公式个人所得税 速算扣除数的公式
二 :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的含义及常用速算扣除数表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是什么意思?在个人所得税计算过程中,为了简化计算过程,通常会涉及到个税速算扣除数,它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简称速算扣除数。
那么速算扣除数是怎么得来的呢?计算公式为: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如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每一个级距后面都附有相应的速算扣除数,且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计算个税时,只要将把应纳税所得额与税率表对照,找到相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带入公式计算即可。最新个税速算扣除数表如下:
级数 | 当月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 | 不超过1500元 | 3 | 0 |
2 |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 10 | 105 |
3 |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 20 | 555 |
4 | 超过9000元至35000的部分 | 25 | 1005 |
5 |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30 | 2755 |
6 |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5505 |
7 |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 45 | 13505 |
三 : 2011年新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速算扣除数怎么计算
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
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元)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1 不超过1500 3 0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1500*(10%-3%)=105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4500*(20%-10%)=450+105=555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9000*(25%-20%)=450+555=1005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3500*(30%-25%)=1750+1005=2755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55000*(35%-30%)=2750+2755=55057 超过80000元 45 1350580000*(45%-35%)=8000+5505=13505
四 : 最新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①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②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修改为: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35 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