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随笔读后感-考后随笔

一 : 考后随笔

  没有比这个星期更黑暗的日子了!期中考浓郁的硝烟味儿充斥着整个生活,令人紧张,令人兴奋,甚至令人潸然泪下。

  终于结束所有战争,漫步亮晶晶的操场上,听校园喧嚣声渐渐远去,才恍然大悟,下雨了。

  雨中的校园如此美丽,缥缈得让我不忍破坏此刻宁静。于是决定躲在操场一隅,不让烦恼打扰神圣的雨……忽的,耳边回响起那首歌——《隐形的翅膀》。

  “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四科主科的成绩已公布,拼命擦着眼镜看试卷上红红的大大的叉,百感交集。羡慕地望着那些分数比自己高的同学,面对他们的只有比哭还难看的笑。

  注视天地间的大珠帘,雨点历尽艰辛,为的就是来到人间,汇入江河,滋润这花花世界。但有谁知道,有多少雨点未到大地上就被蒸发?又有谁知道,有多少雨点滋润植物后从此消失?人生要经历的考试正如这雨点一般数不胜数,这其中,一定会有许多成功的考试,若汇入江河的雨点,渊远流长。想到这儿,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

  剩下科目的成绩也公布了,我以不错的总分结束了这场期中考。自己感觉很满意吧,因为付出的辛苦没有白费。

  但自己仍需好好总结,再接再厉。因为,后面还有更多的“考试”正等待着我。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之前总结得好,错误改正了,就是一种完善,也保证以后有足够的信心,解决类似的困难,争取“更满意”。

  雨一直下,照样有许多被蒸发,许多会消失。但有更多更多,是汇入生命之长河,造福世界!

二 : 《蒙田随笔》读后感1000字

其实我对蒙田不是很了解,但读了他的随笔集之后,我才知道他是个怀疑论者,他向自己发问而又不做回答,甚至拒接承认自己一无所知,而只是坚持那句“我知道什么呢?”蒙恬善于向哲人那样讲话,像朋友那样谈心。他对人生的特殊敏锐力,记录了自己在智力上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

自我意识是蒙田身上恒定不变的部分,是他衡量一切学说的尺度。他曾说“你身上和身外都是一片虚妄,只不过,范围越小,虚妄的程度越浅。上帝说‘人哪,除了你,每样事物都首先研究自身,并且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了工作和欲望的范围。唯有拥抱宇宙的你是如此空虚,如此匮乏;你是没有知觉的探索者,没有审判权的法官,归根到底,你是这出闹剧的演员。”好深奥的哲理,真令人惊叹,佩服。

蒙田用他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风彩,分别阐明了论经验,忧伤,闲逸,撒谎,恐惧,节制,荣誉,心态失衡,勇敢,习惯,口才,交往,良心,饮酒,发怒,人与人的区别,功利和诚实,后悔,相貌,年龄,想象[www.61k.com)的力量,对孩子的教育,言过其实,父子情,人性无常,死亡,自我衡量,坐井观天,掠人之美,意愿,命运的安排等章节。他语言平易近人,形象亲切生动,让我们读起来回味无穷,富有生活情趣。

我对他的论述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论经验。从来没有2个人对同一事物做出相同的判断,而且2种见解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不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1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看法也会有所不同。以往的工作经验会使你顺利的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但倘若你又以以往的工作经验对待新的工作,那么你的工作会有新的起色吗?会有突破吗?的确,缺乏创新的精神,你便不可能长久地胜任你的工作。他认为,用经验来思考事情那是不可靠的,因为事情永远不可能相同。

他还说,在培养交往能力时,沉默和谦逊有利于和人交往。如饥似渴的去寻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十分积极的投入这种交往中,这样便能给和你交往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梦田的文章揭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深度和广度不亚于任何1个哲学家。他对事物的探讨堪称执著,没有半点忽视。他对任何事物也从不轻易下定论,总要从事物的正反两面去探讨,力图把它看得更明白,更透彻。所以我说,有空就多读一下蒙田吧,他能让你平静,而且你会喜欢他的。

三 : 震后随笔

走在都江堰震后的街上,我无法将她和以前那个旅游城市联系在一起。

残破的房屋、稀疏的人群、大门紧闭的商店......这一切是这么的萧瑟,让人心中没来由的一阵悲哀。

其实地震后看到大家写的地震感言,我也想写点什么,但是拿着笔我就是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每当下笔的时候我大脑里总是会浮现那些因为疼痛而扭曲的面孔和那些在废墟下求救的声音。当你看着一个10岁的生命在你面前因为没止血药而慢慢流逝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当你看见那些看见你抬的伤员不是自己的亲人时绝望的眼神和听见那撕心裂肺的哭声时是什么感觉?我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用任何词句去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我感到文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虽然这场灾难已经过去,但是人们的痛苦还在继续、人们的记忆还在延续。在学校现在经常还有余震,大家都麻木了。但开学的第一次余震还是让许多人仓惶逃避。可见大家上次受惊吓的程度。不管电视、报纸上说的多么厉害,你没经历过那地动山摇、生死一线、尸体堆积的场面,你永远不会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当时救完人回到操场同学问我吓不吓人,我告诉她“看了一具、两具、三具尸体时或许会怕,但是当看了一地的尸体时你还会有怕的感觉吗?”

地震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可贵,更明白了生命的脆弱。

四 : 午后随笔

午后,寂寞的阳光在风中飘摇。

踩着一份漫无目的的心情在人行道上游走,将安静的自己融入街口的喧嚣。

一切都还是那么地自然,翠绿的树叶氤氲着春的气息。

一首婉转怀旧的曲子缓缓飘近,那么地熟悉,想从记忆里把它拾起,却怎么努力也无法想起它的名字,一时间很是茫然,是岁月已斑驳了我的记忆,还是我根本已不属于那段记忆?

总是会在某些时候碰上一些莫名其妙的人或事,让你的记忆里多一些不算风景的风景。

一个不算太老的男人,乱七八糟地穿着一件以前称之为黄军装的上装,说他乱七八糟是一种视觉上的感观,没仔细看他到底扣了几颗纽扣,因为觉得那完全于我无关。(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他跑到我面前冲我一笑,完全没把自己当陌生人,并继续保持着灿烂的笑颜对我说:“我会看相,要不要我给你看看?”

“不要”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他却依旧试图说服我:“别人看相要收钱,我又不收你钱,你还不看?”

我觉得这人很有趣,而且始终都想不明白我答应让他给我看相对他有什么益处。

“好吧,那你先看看我的面相吧。”我觉得很好奇。

“让我看看你养的儿子还是姑娘”他冲我看了一下,“你有个儿子”他很果断。

我掩饰地放声一笑,并马上否认“你算错了”我有意给他泼凉水,好打发他继续的念头。

他好像有些尴尬,又说要给我看手相,我拒绝了。他于是嘟囔着央央而去。

也许是一种逆反心理,对一些不喜欢的事做出的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或者人都有这样的心理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有自欺欺人之嫌。

不是常有人说“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是你自己”吗?这难道不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在作祟?所以某些时候自己的举动,唯有自己才能解答。

五 : 午后随笔

安静的午后

寂寞的窗台

悲伤总是这样 如此 让人觉得诱惑

花飘散 雨划落 为何总是如此的失落

我知道 我知道 最近总是想太多

一点一点的心事 在眼眶中缓缓汇集(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变成水晶 落在梦里

其实 很难过 只是不想说

躲在角落 独自惆怅

爱情 总是 让人

那么伤 那么伤

心在寂静的路上 独自流浪

粘湿了花架 乱了神伤

我想知道

华丽的乐章 有多久

幸福的节奏 又能多长

看不见的世界 看不见的自己

一曲忧伤的乐章

曾经我也幻想明天

为何 为何

寂寞惆怅 雨中带伤

忆起你那浅笑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