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内容首页设计经验
前些日子,有位老同事来和我讨论频道首页的设计,这才想起来我原来是做媒体的,以前还画过不少内容页面原型。悲惨的是,我对内容页面的理解在转型产品后才渐渐成熟,以前画的那些都挺平庸。做媒体的又有几个人去研究内容界面的交互心理呢?
过去从实践与反省中得来的经验之谈,不妨讲讲。
1、定位
第一条和界面设计没关系,和定位有关系。做网媒最大的陷阱就是“贪”,从平媒转网媒的人尤其贪,觉得内容容量无限大,转载成本无限低,什么东西都想往里边塞。但你的推广位是有限的,最多20条;你的要闻区也是有限的,最多30条;二三十条内容想传递清晰有力的媒体形象,必然贪心不得,有所取舍。取舍之道并不取决于你有怎样的内容情怀,而是针对主站用户群去作因地制宜的筛选。
有人说,除了推广位和要闻区,我还有更多的栏目区块和栏目页面嘛。此话谬矣。推广位和要闻区是新用户接触你的必经之路,也是整个频道的门面。挂羊头卖狗肉这种事情,没得好下场。所以“定位”的加减法,是考验频道主编的核心能力。
2、通透
设计内容页面,最重要的术语是“通透”,意思是从上至下保持统一的分栏布局,同时在主栏维持相似的内容样式。通透的好处是容易形成浏览惯性,用户从上往下拉的过程中没有跳跃感,隔断感,即便阅读冲动渐渐淡化,也还是习惯性地一直拉下去,增加接触新内容的机会。
很多网媒人喜欢追求内容的视觉表现力,希望在样式上与众不同,鹤立鸡群。我以前也犯过这毛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这很蠢。样式追求基本上就是自我陶醉,越是与众不同,越多理解障碍。内容视图统一有助于用户高效率地获取信息,浏览过程越是简洁流畅,则PV越高,用户停留时间也越长。视觉上的卖弄只会产生更多的“隔断”——这不会引起不适,但产生了“一顿一顿”的不良节奏。跨栏总不如长跑持久。
3、头条
内容页面的结构千篇一律,首先是要闻区,后面跟一长排栏目区块。前文提到的老同事来与我讨论要闻区头条的设计,按旧例有两种思路:大头条下面放摘要,或是大头条下面放12px的小头条。前者不可取,15-20字的标题都讲不清楚卖点,难道还有资格上头条?摘要堆在下面只能说视觉上比较美观,但浪费了寸土寸金的头屏要闻空间。
如果放12px的小头条,按照理想化的设计思路,应该是头条相关报道,合并成微型专题,让用户快速接触到更多同主题的内容。但有时候就是找不到有分量的,对应这头条的相关报道,只好放一些近似报道上去,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小头条不宜多,网易新闻与新浪新闻通常控制在一行(3-4 条),既有微型专题的效果,又不太发愁编排的难度。
4、栏目
网媒运营有个常见的错误,用内容的物理属性来划分栏目,觉得它就应该是A类B类C类。这个取向背离了栏目设置的初衷。为什么频道下面要设栏目?因为用户特别爱看某一类型的内容,你用栏目将这批内容归纳起来,方便用户查找。所以栏目的划分标准,只能以用户的检索标准为依据。他们爱搜哪些类型的内容,你就划分出哪些方面的栏目。
说白了,网媒是信息服务行业,基本不具备平媒的启发性,指引性。网媒需要服务于用户的直接需求而不是揽镜自赏,需要多研究你的用户,而不是去炫耀你的才华。
5、落点
再介绍一个内容页面设计的术语:“落点”。用户视线的落点在哪里?在前三屏,用户浏览的耐心比较多,愿意逐条往下读。再往后则耐心不断衰竭,有可能飞快地拉到自己常去的栏目区块。因此栏目区块应该有醒目的区隔标识,方便用户定位。
还有种用户习惯是飞快地把页面拉到底,因此栏目区块(中栏)宜加入头条设计,让页面在快速滚动的过程中,视线容易被一些突出的内容元素拦截下来。“头条”是拦截注意力又不产生隔断感的最佳形式。
6、还是落点
接着讲落点。当视线定在一个点之后,余光通常会以这个点为轴心,扫射到附近的一小片位置。有经验者的设计者会在中栏放头条,左栏和右栏放少量图片,或表格,或刻意留白,设置适度的落点。左栏和右栏的图片不能多,尤其不能争功,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左轻则右重,右轻则左重,引导用户的视线更多在左中,或中右的两栏之间移动。
这是因为阅读的最佳宽度是500-600px,如果眼球左右转动的距离过长,眼部很容易疲累,从左栏到右栏横向的大跳跃应极力避免。页面上到处都是落点的话,视线飘忽,看似琳琅满目(这在内容页面评价中是个贬义词),却降低了用户的浏览耐心与停留时间。
7、下划线
我以前在知乎回答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网易新闻不带下划线,新浪带下划线?当时的回答内容有点长,挑紧要的再讲一次。带下划线的优点是容易区分同一行的多条标题,缺点是视觉上过于“涨,满”而不够清爽。
因此网易的视觉风格为人称道,但同样面积内的信息密度比新浪更低(主副标题在我看来并不是成功的设计)。如果非要一行放多条标题,用户分不清楚到底是一行多条,还是一条标题用空格分了多截。这就是清爽的代价,也是网易和新浪的媒体风格差异。
8、tab
尽量避免在频道首页使用tab。即便在寸土寸金的网站首页,也要尽量避免tab。在满屏的图文链接中,用户注意力落在小小的tab上,这真不容易。内容直接露出与tab内的点击量可以相差10倍——只能用“聊胜于无”四个字来形容。
不过,这道理也并非绝对。tab的设置与栏目相似,针对的是用户的检索需求。如果tab恰好与用户的检索关键字相同,相当于他对这个题材的内容高度敏感,就有可能主动点击tab,总比打开一个新的频道或栏目页面更快吧。在这里权衡的是信息获取效率。
另外,建议同一栏的tab不要超过3个,否则极不利于用户的辨识与记忆。
9、骗点
很多人都骂网站丧心病狂,利欲熏心,点击标题不直接进文章页,非要把你带到专题页,甚至频道首页,栏目首页,非逼(骗)你多点一次不可。
这个嘛,也不完全是骗点。编辑会想,我辛辛苦苦做个专题不容易啊,这还滚动更新呢,但外部推广位上的标题总得每天换换,然后把专题头条放出去,链接还是到专题。而主编会想,我的频道很赞啊,但大部分用户就在主站推广位点几条要闻,他根本不进来,怎么知道里边别有洞天呢?所以把外部推广位的新闻换成了频道首页的url。换句话说,直链专题页的纯洁动机是保证推广位更新的同时,增加进行中专题的曝光量;而直链频道首页的纯洁动机则是打打广告,让你知道里边还有更多好东西……
用户可不管你动机纯洁不纯洁,他开口就骂,但骂完了也不走。网易有段时间执行硬性规定,禁止“骗点”操作,这么搞了一两年之后,也没发现赚来多少额外的口碑,连提都不见人提起这一点,推广和PV上的损失却是实打实的。后来便不再作此坚持。
在我看来,直链频道、栏目首页的动机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收效甚微。用户主动点进频道首页,根本性的动力不是里边花团锦簇,而是他需要比主站推广位更多得多的内容。如果这需求存在,通过推广位接触并认同频道品质之后,他自然会摸进来;反之,即便被骗过去也会飞快地再点一次标题并关掉当前页面。因此即便开禁,网易首页也只有部分频道搞直链,可见各位主编对此的理解迥异。
10、危机
这个月我发了条微博,讲“资讯门户”的大框架正在没落。
门户用户对浏览热门新闻的热情未减,但只需要门户首页或新闻中心即可满足。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对“频道”这种垂直聚合页面的依赖性不断下降。新闻读者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轻度用户重视浏览效率,更愿意在一个页面(如门户首页)浏览热门新闻,另从常去的微博、社交网站、APP获取信息;重度用户则重视内容品质,在门户首页纵览多元化的要闻后,更容易被垂直网站吸引去。
在此大背景下,门户首页的设计权衡极为艰难。如果信息量少,不能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如果信息量大,愈发分流了有可能进入频道首页的用户。这使得频道的地位尴尬,虽是广告收益主力,却更多扮演门户首页信息提供者的角色。长远看,意味着门户广告价值的萎缩,以及维持庞大编辑团队的性价比日渐低下。
从页面设计的角度来讲,这难题基本无解。信息入口分散是大势所趋,而用户必然在“浏览效率”与“内容品质”的双重驱动下,寻找自己的最优解。门户>频道>栏目的多级索引结构,并不符合这个最优解,内容路径的扁平化是难以阻挡的转变方向。网络媒体的旧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危机与机遇并存。夏末秋初,冬去春来。
文章来源:纯银博客
作者微博:http://weibo.com/cicada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二 : 如何设计内页-----CD盒
一篇很有趣但很实用的文章:无论我们是在设计书本、 CD 或一些包装,其实都会涉及到两个部分。一个是封面,一个则是里面的一页。对于外封面,我们一般总是特别注重,因为它是重中之重,但对里面的部分呢?照搬封面的图案?这并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因为里外两部分的形状、大小或目的都不一样。本文以设计 CD 为例子,来说明我们如何设计出“由外漂亮到内”的作品。有外必有内。一旦你设计好一个漂亮的封面时,你希望接着的内页也有着与封面相似的漂亮面孔。但里面的内页却有着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目的,那你如何还能保持一致的视觉效果?“简单”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则。内页应该比封面要显得更简单,我们提供四种解决办法:
一、重复外封面的焦点:

图 1 :上图是我们用来设计 CD 封面的图片

图 2 :上图的漂亮封面是我们从一张较大的图片剪切而成的。在这个设计中,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图片的位置:注意上图右的示意图中,这个海螺的位置决定了文字边距的位置。
封面我们已经定下来了,现在轮到 CD 上的图案。象在这个例子中,图中已经有了一个很强烈的视觉焦点(那个大海螺),那我们可以去掉原来杂乱的背景,只将这个焦点放进来。这个贝壳在一个白色背景下形成鲜明对比,有着一种强烈的突出效果。

图 3 :将外面的图案复制放到里面,你可以获得一种延续的视觉效果,包括形状、颜色及图案,同时又能突出某个焦点对象。象上图,一个贝壳的视觉效果已经完全能够与外封面取得信息上的联系。

图 4 :构图需要有层次感。我们将文字及其它次要的图片以低调方式处理,这样可以与主要的焦点对象产生对比,从而形成层次感。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们要定好中心线(见上图左示意图),这样可以使观看的人从上到下的眼睛是成为一条直线,同时,文字要小(比你想象中还要小),而文字颜色采用灰色(上图右),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一种图片上一些较浅的颜色作为文字颜色。出来的效果就是:简洁清爽,而且品味十足!
二、发掘封面的内涵
如果封面所表达的主题很大,那内页所选择的图案就要小。象我们要谈到这个 CD 中,外封面是以森林做为主题,那我们就可以将森林里面的东西作为内页,如:松球、一只鹰、一块岩石。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产生另外一种对比:主题的大和小,视觉的远和近。

图 5 :为了使内外能够产生协调一致的视觉效果,我们首先将封面的字体照搬进来。注意我们 CD 所选择的背景,它是一种中性背景,是为了能够与棕色及白色的文字都能够产生良好对比。


图 6 :封面的森林图案显得广阔,是远景式的。所以我们选择一些具体的东西将森林“拉近”,使到主题进一步得到深化。上图的示意图说明了里面与外面在排版上是对应的。都具有相同的水平中心线。
三、重点提取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从各种门锁的封面挑选一个作为里面的一个元素,并将它放大。

图 7 :我们对上图这个封面一眼 望 去,所看到是各种门锁的拼贴画。有趣的是,我们可以在封面上隐藏我们所要传达的信息,而在里面揭开答案,这种设计属于一种“讲故事”的手法。

图 8 :在里面的 CD 上只有一张门锁的图片来表达我们要传达的信息:打开你的想象空间。同时,留意下方的文字采用了图片的颜色,然后再用 50% 的色调,使文字显得更平和一些。
各种不同的图案拼合在一起无可避免地会使整个构图显得相当复杂,我们应当使构图在视觉上显得简单一点。而其中一种组织办法就是将其中一行由有着相似的颜色图片组成。

图 9 :( A )标题的一行是由具有相似图片颜色的图案所组成,其中留出一格来写上文字;在一个有点拥挤的平面上,这样的处理无疑使这个空间突围而出。( B )文字的颜色也应该保持相似,如果我们采用冷色调的蓝色文字,将会破坏整一行的连贯性。( C )所以在 C 中,我们从图中取色,采用一种与邻近相似的暧色调。
四、创造新的元素
我们在封面上先画出一个区域——越简单越好,然后复制它里面的元素。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面没有任何图案或焦点可以采用的情况。

图 10 :上图内外两个设计中,那个正方形区域的位置、形状、字体一样,但背景色却相反。

图 11 :这种设计显得非常酷,非常有格调。看一下上面的名片正反面,我们可留意到两种相似的图形、大小及颜色在一起时,在一深一浅的背景中,可以形成良好的搭配效果。特别留意那些小文字,文字不能太大(不能超过 14PT ),否则很难形成优雅的效果。
将内外两个形状放在各自的同一个位置上,同时将有关文字对齐,整个设计显得干净简单。请留意下面设计的文字是如何安排的。

图 12 :从上面的黑线我们可以知道,内外的正方区域是大小一样的,而在 CD 上,正方形的右边中收线上,而下方的文字则处于中心线的另一边,达到视觉平衡。而背景采用纯白,与封套相映成趣。

图 13 :同样的,这张名片的正反两个面上的正式区域也是大小一样,且处于同一个位置上。文字颜色来自区域中的背景色。
请大家再仔细领会一下上述这些颜色是如何处理从而形成漂亮对比的。
本文所采用的颜色如下:

三 : 内容首页设计经验
前些日子,有位老同事来和我讨论频道首页的设计,这才想起来我原来是做媒体的,以前还画过不少内容页面原型。悲惨的是,我对内容页面的理解在转型产品后才渐渐成熟,以前画的那些都挺平庸。做媒体的又有几个人去研究内容界面的交互心理呢?
过去从实践与反省中得来的经验之谈,不妨讲讲。
1、定位
第一条和界面设计没关系,和定位有关系。做网媒最大的陷阱就是“贪”,从平媒转网媒的人尤其贪,觉得内容容量无限大,转载成本无限低,什么东西都想往里边塞。但你的推广位是有限的,最多20条;你的要闻区也是有限的,最多30条;二三十条内容想传递清晰有力的媒体形象,必然贪心不得,有所取舍。取舍之道并不取决于你有怎样的内容情怀,而是针对主站用户群去作因地制宜的筛选。
有人说,除了推广位和要闻区,我还有更多的栏目区块和栏目页面嘛。此话谬矣。推广位和要闻区是新用户接触你的必经之路,也是整个频道的门面。挂羊头卖狗肉这种事情,没得好下场。所以“定位”的加减法,是考验频道主编的核心能力。
2、通透
设计内容页面,最重要的术语是“通透”,意思是从上至下保持统一的分栏布局,同时在主栏维持相似的内容样式。通透的好处是容易形成浏览惯性,用户从上往下拉的过程中没有跳跃感,隔断感,即便阅读冲动渐渐淡化,也还是习惯性地一直拉下去,增加接触新内容的机会。
很多网媒人喜欢追求内容的视觉表现力,希望在样式上与众不同,鹤立鸡群。我以前也犯过这毛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这很蠢。样式追求基本上就是自我陶醉,越是与众不同,越多理解障碍。内容视图统一有助于用户高效率地获取信息,浏览过程越是简洁流畅,则PV越高,用户停留时间也越长。视觉上的卖弄只会产生更多的“隔断”——这不会引起不适,但产生了“一顿一顿”的不良节奏。跨栏总不如长跑持久。
3、头条
内容页面的结构千篇一律,首先是要闻区,后面跟一长排栏目区块。前文提到的老同事来与我讨论要闻区头条的设计,按旧例有两种思路:大头条下面放摘要,或是大头条下面放12px的小头条。前者不可取,15-20字的标题都讲不清楚卖点,难道还有资格上头条?摘要堆在下面只能说视觉上比较美观,但浪费了寸土寸金的头屏要闻空间。
如果放12px的小头条,按照理想化的设计思路,应该是头条相关报道,合并成微型专题,让用户快速接触到更多同主题的内容。但有时候就是找不到有分量的,对应这头条的相关报道,只好放一些近似报道上去,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小头条不宜多,网易新闻与新浪新闻通常控制在一行(3-4条),既有微型专题的效果,又不太发愁编排的难度。
4、栏目
网媒运营有个常见的错误,用内容的物理属性来划分栏目,觉得它就应该是A类B类C类。这个取向背离了栏目设置的初衷。为什么频道下面要设栏目?因为用户特别爱看某一类型的内容,你用栏目将这批内容归纳起来,方便用户查找。所以栏目的划分标准,只能以用户的检索标准为依据。他们爱搜哪些类型的内容,你就划分出哪些方面的栏目。
说白了,网媒是信息服务行业,基本不具备平媒的启发性,指引性。网媒需要服务于用户的直接需求而不是揽镜自赏,需要多研究你的用户,而不是去炫耀你的才华。
5、落点
再介绍一个内容页面设计的术语:“落点”。用户视线的落点在哪里?在前三屏,用户浏览的耐心比较多,愿意逐条往下读。再往后则耐心不断衰竭,有可能飞快地拉到自己常去的栏目区块。因此栏目区块应该有醒目的区隔标识,方便用户定位。
还有种用户习惯是飞快地把页面拉到底,因此栏目区块(中栏)宜加入头条设计,让页面在快速滚动的过程中,视线容易被一些突出的内容元素拦截下来。“头条”是拦截注意力又不产生隔断感的最佳形式。
6、还是落点
接着讲落点。当视线定在一个点之后,余光通常会以这个点为轴心,扫射到附近的一小片位置。有经验者的设计者会在中栏放头条,左栏和右栏放少量图片,或表格,或刻意留白,设置适度的落点。左栏和右栏的图片不能多,尤其不能争功,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左轻则右重,右轻则左重,引导用户的视线更多在左中,或中右的两栏之间移动。
这是因为阅读的最佳宽度是500-600px,如果眼球左右转动的距离过长,眼部很容易疲累,从左栏到右栏横向的大跳跃应极力避免。页面上到处都是落点的话,视线飘忽,看似琳琅满目(这在内容页面评价中是个贬义词),却降低了用户的浏览耐心与停留时间。
7、下划线
我以前在知乎回答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网易新闻不带下划线,新浪带下划线?当时的回答内容有点长,挑紧要的再讲一次。带下划线的优点是容易区分同一行的多条标题,缺点是视觉上过于“涨,满”而不够清爽。
因此网易的视觉风格为人称道,但同样面积内的信息密度比新浪更低(主副标题在我看来并不是成功的设计)。如果非要一行放多条标题,用户分不清楚到底是一行多条,还是一条标题用空格分了多截。这就是清爽的代价,也是网易和新浪的媒体风格差异。
8、tab
尽量避免在频道首页使用tab。即便在寸土寸金的网站首页,也要尽量避免tab。在满屏的图文链接中,用户注意力落在小小的tab上,这真不容易。内容直接露出与tab内的点击量可以相差10倍——只能用“聊胜于无”四个字来形容。
不过,这道理也并非绝对。tab的设置与栏目相似,针对的是用户的检索需求。如果tab恰好与用户的检索关键字相同,相当于他对这个题材的内容高度敏感,就有可能主动点击tab,总比打开一个新的频道或栏目页面更快吧。在这里权衡的是信息获取效率。
另外,建议同一栏的tab不要超过3个,否则极不利于用户的辨识与记忆。
9、骗点
很多人都骂网站丧心病狂,利欲熏心,点击标题不直接进文章页,非要把你带到专题页,甚至频道首页,栏目首页,非逼(骗)你多点一次不可。
这个嘛,也不完全是骗点。编辑会想,我辛辛苦苦做个专题不容易啊,这还滚动更新呢,但外部推广位上的标题总得每天换换,然后把专题头条放出去,链接还是到专题。而主编会想,我的频道很赞啊,但大部分用户就在主站推广位点几条要闻,他根本不进来,怎么知道里边别有洞天呢?所以把外部推广位的新闻换成了频道首页的url。换句话说,直链专题页的纯洁动机是保证推广位更新的同时,增加进行中专题的曝光量;而直链频道首页的纯洁动机则是打打广告,让你知道里边还有更多好东西……
用户可不管你动机纯洁不纯洁,他开口就骂,但骂完了也不走。网易有段时间执行硬性规定,禁止“骗点”操作,这么搞了一两年之后,也没发现赚来多少额外的口碑,连提都不见人提起这一点,推广和PV上的损失却是实打实的。后来便不再作此坚持。
在我看来,直链频道、栏目首页的动机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收效甚微。用户主动点进频道首页,根本性的动力不是里边花团锦簇,而是他需要比主站推广位更多得多的内容。如果这需求存在,通过推广位接触并认同频道品质之后,他自然会摸进来;反之,即便被骗过去也会飞快地再点一次标题并关掉当前页面。因此即便开禁,网易首页也只有部分频道搞直链,可见各位主编对此的理解迥异。
10、危机
这个月我发了条微博,讲“资讯门户”的大框架正在没落。
门户用户对浏览热门新闻的热情未减,但只需要门户首页或新闻中心即可满足。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对“频道”这种垂直聚合页面的依赖性不断下降。新闻读者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轻度用户重视浏览效率,更愿意在一个页面(如门户首页)浏览热门新闻,另从常去的微博、社交网站、APP获取信息;重度用户则重视内容品质,在门户首页纵览多元化的要闻后,更容易被垂直网站吸引去。
在此大背景下,门户首页的设计权衡极为艰难。如果信息量少,不能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如果信息量大,愈发分流了有可能进入频道首页的用户。这使得频道的地位尴尬,虽是广告收益主力,却更多扮演门户首页信息提供者的角色。长远看,意味着门户广告价值的萎缩,以及维持庞大编辑团队的性价比日渐低下。
从页面设计的角度来讲,这难题基本无解。信息入口分散是大势所趋,而用户必然在“浏览效率”与“内容品质”的双重驱动下,寻找自己的最优解。门户>频道>栏目的多级索引结构,并不符合这个最优解,内容路径的扁平化是难以阻挡的转变方向。网络媒体的旧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危机与机遇并存。夏末秋初,冬去春来。
作者:纯银
文章来源:坏脾气的小肥
四 : 内容首页设计经验
前些日子,有位老同事来和我讨论频道首页的设计,这才想起来我原来是做媒体的,以前还画过不少内容页面原型。悲惨的是,我对内容页面的理解在转型产品后才渐渐成熟,以前画的那些都挺平庸。做媒体的又有几个人去研究内容界面的交互心理呢?
过去从实践与反省中得来的经验之谈,不妨讲讲。
1、定位
第一条和界面设计没关系,和定位有关系。做网媒最大的陷阱就是“贪”,从平媒转网媒的人尤其贪,觉得内容容量无限大,转载成本无限低,什么东西都想往里边塞。但你的推广位是有限的,最多20条;你的要闻区也是有限的,最多30条;二三十条内容想传递清晰有力的媒体形象,必然贪心不得,有所取舍。取舍之道并不取决于你有怎样的内容情怀,而是针对主站用户群去作因地制宜的筛选。
有人说,除了推广位和要闻区,我还有更多的栏目区块和栏目页面嘛。此话谬矣。推广位和要闻区是新用户接触你的必经之路,也是整个频道的门面。挂羊头卖狗肉这种事情,没得好下场。所以“定位”的加减法,是考验频道主编的核心能力。
2、通透
设计内容页面,最重要的术语是“通透”,意思是从上至下保持统一的分栏布局,同时在主栏维持相似的内容样式。通透的好处是容易形成浏览惯性,用户从上往下拉的过程中没有跳跃感,隔断感,即便阅读冲动渐渐淡化,也还是习惯性地一直拉下去,增加接触新内容的机会。
很多网媒人喜欢追求内容的视觉表现力,希望在样式上与众不同,鹤立鸡群。我以前也犯过这毛病。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这很蠢。样式追求基本上就是自我陶醉,越是与众不同,越多理解障碍。内容视图统一有助于用户高效率地获取信息,浏览过程越是简洁流畅,则PV越高,用户停留时间也越长。视觉上的卖弄只会产生更多的“隔断”——这不会引起不适,但产生了“一顿一顿”的不良节奏。跨栏总不如长跑持久。
3、头条
内容页面的结构千篇一律,首先是要闻区,后面跟一长排栏目区块。前文提到的老同事来与我讨论要闻区头条的设计,按旧例有两种思路:大头条下面放摘要,或是大头条下面放12px的小头条。前者不可取,15-20字的标题都讲不清楚卖点,难道还有资格上头条?摘要堆在下面只能说视觉上比较美观,但浪费了寸土寸金的头屏要闻空间。
如果放12px的小头条,按照理想化的设计思路,应该是头条相关报道,合并成微型专题,让用户快速接触到更多同主题的内容。但有时候就是找不到有分量的,对应这头条的相关报道,只好放一些近似报道上去,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小头条不宜多,网易新闻与新浪新闻通常控制在一行(3-4条),既有微型专题的效果,又不太发愁编排的难度。
4、栏目
网媒运营有个常见的错误,用内容的物理属性来划分栏目,觉得它就应该是A类B类C类。这个取向背离了栏目设置的初衷。为什么频道下面要设栏目?因为用户特别爱看某一类型的内容,你用栏目将这批内容归纳起来,方便用户查找。所以栏目的划分标准,只能以用户的检索标准为依据。他们爱搜哪些类型的内容,你就划分出哪些方面的栏目。
说白了,网媒是信息服务行业,基本不具备平媒的启发性,指引性。网媒需要服务于用户的直接需求而不是揽镜自赏,需要多研究你的用户,而不是去炫耀你的才华。
5、落点
再介绍一个内容页面设计的术语:“落点”。用户视线的落点在哪里?在前三屏,用户浏览的耐心比较多,愿意逐条往下读。再往后则耐心不断衰竭,有可能飞快地拉到自己常去的栏目区块。因此栏目区块应该有醒目的区隔标识,方便用户定位。
还有种用户习惯是飞快地把页面拉到底,因此栏目区块(中栏)宜加入头条设计,让页面在快速滚动的过程中,视线容易被一些突出的内容元素拦截下来。“头条”是拦截注意力又不产生隔断感的最佳形式。
6、还是落点
接着讲落点。当视线定在一个点之后,余光通常会以这个点为轴心,扫射到附近的一小片位置。有经验者的设计者会在中栏放头条,左栏和右栏放少量图片,或表格,或刻意留白,设置适度的落点。左栏和右栏的图片不能多,尤其不能争功,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左轻则右重,右轻则左重,引导用户的视线更多在左中,或中右的两栏之间移动。
这是因为阅读的最佳宽度是500-600px,如果眼球左右转动的距离过长,眼部很容易疲累,从左栏到右栏横向的大跳跃应极力避免。页面上到处都是落点的话,视线飘忽,看似琳琅满目(这在内容页面评价中是个贬义词),却降低了用户的浏览耐心与停留时间。
7、下划线
我以前在知乎回答过一个问题,为什么网易新闻不带下划线,新浪带下划线?当时的回答内容有点长,挑紧要的再讲一次。带下划线的优点是容易区分同一行的多条标题,缺点是视觉上过于“涨,满”而不够清爽。
因此网易的视觉风格为人称道,但同样面积内的信息密度比新浪更低(主副标题在我看来并不是成功的设计)。如果非要一行放多条标题,用户分不清楚到底是一行多条,还是一条标题用空格分了多截。这就是清爽的代价,也是网易和新浪的媒体风格差异。
8、tab
尽量避免在频道首页使用tab。即便在寸土寸金的网站首页,也要尽量避免tab。在满屏的图文链接中,用户注意力落在小小的tab上,这真不容易。内容直接露出与tab内的点击量可以相差10倍——只能用“聊胜于无”四个字来形容。
不过,这道理也并非绝对。tab的设置与栏目相似,针对的是用户的检索需求。如果tab恰好与用户的检索关键字相同,相当于他对这个题材的内容高度敏感,就有可能主动点击tab,总比打开一个新的频道或栏目页面更快吧。在这里权衡的是信息获取效率。
另外,建议同一栏的tab不要超过3个,否则极不利于用户的辨识与记忆。
9、骗点
很多人都骂网站丧心病狂,利欲熏心,点击标题不直接进文章页,非要把你带到专题页,甚至频道首页,栏目首页,非逼(骗)你多点一次不可。
这个嘛,也不完全是骗点。编辑会想,我辛辛苦苦做个专题不容易啊,这还滚动更新呢,但外部推广位上的标题总得每天换换,然后把专题头条放出去,链接还是到专题。而主编会想,我的频道很赞啊,但大部分用户就在主站推广位点几条要闻,他根本不进来,怎么知道里边别有洞天呢?所以把外部推广位的新闻换成了频道首页的url。换句话说,直链专题页的纯洁动机是保证推广位更新的同时,增加进行中专题的曝光量;而直链频道首页的纯洁动机则是打打广告,让你知道里边还有更多好东西……
用户可不管你动机纯洁不纯洁,他开口就骂,但骂完了也不走。网易有段时间执行硬性规定,禁止“骗点”操作,这么搞了一两年之后,也没发现赚来多少额外的口碑,连提都不见人提起这一点,推广和PV上的损失却是实打实的。后来便不再作此坚持。
在我看来,直链频道、栏目首页的动机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收效甚微。用户主动点进频道首页,根本性的动力不是里边花团锦簇,而是他需要比主站推广位更多得多的内容。如果这需求存在,通过推广位接触并认同频道品质之后,他自然会摸进来;反之,即便被骗过去也会飞快地再点一次标题并关掉当前页面。因此即便开禁,网易首页也只有部分频道搞直链,可见各位主编对此的理解迥异。
10、危机
这个月我发了条微博,讲“资讯门户”的大框架正在没落。
门户用户对浏览热门新闻的热情未减,但只需要门户首页或新闻中心即可满足。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加,对“频道”这种垂直聚合页面的依赖性不断下降。新闻读者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轻度用户重视浏览效率,更愿意在一个页面(如门户首页)浏览热门新闻,另从常去的微博、社交网站、APP获取信息;重度用户则重视内容品质,在门户首页纵览多元化的要闻后,更容易被垂直网站吸引去。
在此大背景下,门户首页的设计权衡极为艰难。如果信息量少,不能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如果信息量大,愈发分流了有可能进入频道首页的用户。这使得频道的地位尴尬,虽是广告收益主力,却更多扮演门户首页信息提供者的角色。长远看,意味着门户广告价值的萎缩,以及维持庞大编辑团队的性价比日渐低下。
从页面设计的角度来讲,这难题基本无解。信息入口分散是大势所趋,而用户必然在“浏览效率”与“内容品质”的双重驱动下,寻找自己的最优解。门户>频道>栏目的多级索引结构,并不符合这个最优解,内容路径的扁平化是难以阻挡的转变方向。网络媒体的旧模式正在受到挑战,危机与机遇并存。夏末秋初,冬去春来。
作者:纯银
文章来源:坏脾气的小肥
五 : diy相册 超甜蜜的diy相册内页设计情侣版

非常甜密和精美的diy相册内页设计情侣版的相册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心推荐阅读:
满爱意的diy相册内页设计教程>>>>
简单又好看的diy相册内页设计教程>>>>
简单的diy相册内页设计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