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几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效果
勉物镊办2010,36(6):162—164
P勉班Protection
几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效果
姚红燕¨,
邱宏良2,
陈若霞1,
张
庆3
(1.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15040;2.宁波市鄞州农技服务站315100;
3.宁波市农技推广总站315010)
摘要采用茼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可湿性粉荆、40%福美锌可温性粉刺和70%代森联干悬浮剂4种药荆对草莓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www.61k.com)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茵丝生长的EC5。的大小顺序为:50%咪鲜胺<40%福美锌<70%代森联<48%波尔多液,50%咪鲜胺的EC5。为6.24mg/L。并选取毒力较好的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和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测定,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作为对照。试验发现: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在田间的效果最好,其800mg/L处理在田间2次药后7d的防效达到了80.26%,与对照药荆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刺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关键词药剂;草莓炭疽痛;中图分类号:S
48
药效
B
DOI:
文献标识码:10.3969/j.issn.0529—1542.2010.06.038
Efficacyofseveralfungicidesincontrollingthestrawberryanthracnose
Yao
Hongyanl。OiuHongliangz,ChenRuoxial,ZhangQinga
315040,China#
315100,China;
(1.N/ngboAcademyD,AgriculturalSciences,Ningbo
2.YinzhouServiceStation
D,AgriculturalTechniques,Ningbo
3.NingboPromotionCenter0,AgriculturalTechniques,Ningbo
Abstract
Thetoxicity
315010,China)
of4fun西cides(48%130rdeauxmixtureWP,50%prochlorazWP,40%ziramWPand
70%metiramDF)tothestrawberryanthracnoseWagmeasuredinthelaboratorybyusingmycelialgrowthmeth-
od.Theresultsshowedthatthe
EC50valuesofthe4fungicidestomycelialgrowthincreasedintheorderasfol—
DFand48%BordeauxmixtureWP.TheEC50ofmixtureWP
asa
lowed:50%prochloraz
WP,40%zir锄WP,70%metirarfl
48%Bordeaux
50%prochlorazWPwas6.24mg/L.Taking
prochloraz
control。thefield
efficacyof50%
WP
and
40%ziramWPWaSmeasured,andtheresultsshowedthattheefficacyof50%prochlorazWP
Wasbetter,whichWaS80.26%in7daysaftertreating800mg/Lprochlorazfortwice.Thefieldefficacyof48%
BordeauxmixtureWPWassignificantlydifferentfromthecontr01.
Keywordsfungicides;strawberry
anthracnose;efficacy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栽培植物,其果实鲜艳美观,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草莓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枯萎病、叶斑病、炭疽病和灰霉病等[1],尤其是以育苗期炭疽病的发生最为普遍,在繁苗阶段和定植初期,发病率有时高达90%,甚至造成大面积毁灭性死苗。草莓炭疽病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果实和根部也可感染,可导致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Z23。最明显的病症是在匍匐茎和叶柄上产生溃疡状、稍凹陷的病斑,长3~
7
圆形病斑,浅褐色至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
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团,发病盛期多在7—10月。
目前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农业防治措施有选育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和及时清园等,化学防治的常用药剂有炭疽?福美、农抗120、代森锰锌和咪鲜胺等[3]。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盲目用药和单一用药等弊端,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而且对每种药剂的具体防治效果不明确。本试验筛选了防治效果较好的4类药剂咪鲜胺、福美锌、代森联和波尔多液,通过室内毒力和田
ITLrn,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浆果受害后,产生近
收稿日期:2009一lO-29修订日期:2009—12—01
基金项目:宁波市农科教项目(2008NK33);宁波市科技攻关项目(2006CLO0085)*通信作者E-mail:yaohongyan2000@163.corIl
万方数据
草莓炭疽病 几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效果
36卷第6期姚红燕等:几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效果
?
163?
间防效,明确了各自的防治效果,筛选出田间防效较好的药剂,并提出田间防治草莓炭疽病的关键技术,对指导草莓炭疽病田间防治具有重要意义。[www.61k.com)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供试菌株:草莓炭疽病菌菌株,分离自奉化尚田镇。
供试药剂: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惠州市中迅化工有限公司;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美国仙有限公司。1.2试验方法1.2.1药剂处理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室内毒力测定: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和70%代森联干悬浮剂设定25、50、100、200mg/L和
400
mg/L的浓度梯度,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设定
5、10、20、40、80
mg/L的浓度梯度,48%波尔多液可
湿性粉剂设定50、100、200、400、800mg/L的梯度,每处理3次重复。
室外药效试验:咪鲜胺、福美锌浓度梯度为
200、400、800
mg/L。波尔多液800mg/L作为对照
药剂。
室外药效试验每小区面积在10m2左右,重复4次,小区采用随机区组分布。试验期间记录温湿度情况。
1.2.2室内毒力试验
采用生长速率测定法[4]。用灭菌水将供试药剂配成所需浓度的10倍液(如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供试浓度500倍液,用无菌水配成50倍液),吸取配好的各种供试药液ImL,加入盛有9mL灭菌后冷却至50℃的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直径
9
cm),充分摇匀,平板冷却后接菌,每药剂重复3
次;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d的炭疽病菌菌落边缘,用打孔器打取菌饼,倒置于以上培养基中,每皿1个,恒温25℃培养,培养7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相对抑制率[5]。
菌落直径一测定菌落直径一菌饼直径(o.5);
相对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一
万方数据
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100%。1.2.3室外药效试验
参照农业部药检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一)——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准
则”的规定。本试验在2009年8月26日一9月26日进行,分别在2009年8月26日和9月9日2次施药,施药量为50kg/hmz。
本试验共调查4次,分别是2009年8月26日调查试验基数,9月2日、9月9日,9月16日调查1次药后7d、1次药后14d、2次药后7d试验结果。调查时,每小区取5点,每点4株,每株调查10片叶。试验期间记录温湿度。
病害分级标准如下。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0%以上。根据调查结果,按照下面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试验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
病情指数一至』鱼堡藉萎善主笋x?。。;
防治效果=(1一鬈导姜;≥)X100%;
式中:CKo——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CK,——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PTo——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P兀——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2结果与分析
2.1室内毒力试验
从培养7d的菌丝生长情况和毒力回归方程及
EI岛(表1)来看,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的药效最好,
其80
m∥蚣理对菌丝的抑制率为98.75%,EG。为
6.24rag/L,其次是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其
400
mg/L处理对菌丝的抑制率为90.13%,EI岛为88.40rng/L;再次是70%代森联干悬浮剂,其Eb。为
123.99
rng/L;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的抑制效果
最差,其E岛为504.88mg/L。
农有限公司;70%代森联干悬浮剂,德国巴斯夫股份
草莓炭疽病 几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效果
?164?
妇物镰.船
2010
表14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尔多液可湿性粉剂无显著差异。[www.61k.com]1次药后14d,咪鲜胺各处理的防效均在47.99%以上,高于对照药剂,其中,咪鲜胺800mg/L处理的防效达到77.50%,与对照药剂波尔多液800mg/L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各处理的防效在46.56%以上,高于对照药剂,其800mg/L处理的防效与波尔多液也存在显著差异。2次药后7
d,
咪鲜胺400mg/L和800mg/L处理的防效分别为57.46%和80.26%,均与对照波尔多液800mg/L
2.2田问药效试验结果
根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选择药效较好的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和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进行了田间药效测定,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作为对照。整个试验期间温度一直在26~33℃之间(图1),变化不大,湿度均在50%以上,适合炭疽病菌的发展和药效的发挥。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对草莓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次药后7
800
d,
处理的防效存在显著差异;福美锌各处理的防效均高于对照,但无显著差异,具体结果见表2。
mg/L处理的防效达到66.04%,与对照药剂
图1田间试验期间的温湿度变化
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800mg/L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各处理间与48%波
表2咪鲜胺、福美锌对草莓炭疽病的田问药效"
1)处理防效为各重复平均值,小写字母表示5%差异显著性。
3结论
1)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对草莓炭疽菌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是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再次70%代森联干悬浮剂,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的效果最差。
2)田间药效试验表明,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的防效高于40%福美锌可湿性粉剂和对照药剂48%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而且药效的持效期较长。
3)供试的5种药剂中,咪鲜胺和福美锌属于预防兼治疗作用的杀菌剂。代森联和波尔多液属于保护性杀菌剂。总体来说,具治疗作用的杀菌剂效果较好,咪鲜胺类药剂目前为止是防治草莓炭疽病最
好的药剂,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要与福美锌类药剂交替使用,同时需要开发咪鲜胺的替代药剂,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和保证良好的田间防效。
参考文献
[1]林成辉,唐乐尘.福建省草莓毫要病害发乍特点与防治对策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J].福建农业科技。2002(1):25—26.
[2]戴富明.保护地栽培蔬菜的病害及其防治[J].上海蔬菜,2005
(2):78.
[3]阳振芳,熊晓辉.大棚草莓炭疽病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技术
[J].中国植保导刊,2005(1):16—17.
[4]张泽溥.杀虫剂及杀菌ifIl的生物测定[M].北京:工业出版
社,1962.
[5]高立强.李英梅.郭西凤.等.几种药荆对苹果炭疽病的室内毒
力测定[J].陕西农业科学,200Z(11):16一17.
万方数据
草莓炭疽病 几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效果
几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效果
作者:
作者单位:姚红燕, 邱宏良, 陈若霞, 张庆, Yao Hongyan, Qiu Hongliang, Chen Ruoxia,Zhang Qing姚红燕,陈若霞,Yao Hongyan,Chen Ruoxia(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315040), 邱宏良,Qiu
Hongliang(宁波市鄞州农技服务站,315100), 张庆,Zhang Qing(宁波市农技推广总站
,315010)
植物保护
PLANT PROTECTION
2010,36(6)
5次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5条)
1.林成辉.唐乐尘 福建省草莓主要病害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期刊论文]-福建农业科技 2002(01)
2.戴富明 保护地栽培蔬菜的病害及其防治[期刊论文]-上海蔬菜 2005(02)
3.阳振芳.熊晓辉 大棚草莓炭疽病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技术[期刊论文]-中国植保导刊 2005(01)
4.张泽溥 杀虫剂及杀菌剂的生物测定 1962
5.高立强.李英梅.郭西凤 几种药剂对苹果炭疽病的室内毒力测定[期刊论文]-陕西农业科学 2002(1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顾伟.GU Wei 不同杀菌剂防治草莓育苗期炭疽病效果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2011(5)
2. 吕鹏飞.楼杰.赵巳栋.施军杰 草莓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期刊论文]-上海农业科技2009(2)
3. 陈官菊.厉晓腊.金轶伟.柴一秋.刘又高.党向利 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和药剂防治[期刊论文]-浙江农业科学2010(6)
4. 童英富.廖益民.邵忠.高连英 75%戊唑醇·肟菌酯等6种药剂防治草莓炭疽病探究[期刊论文]-中国园艺文摘2010,26(12)
5. 阳振芳.熊晓晖 大棚草莓炭疽病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技术[期刊论文]-中国植保导刊2005,25(1)
6. 俞庚戍.丁峙峰.张成义 红颊草莓育苗期炭疽病药剂防治初报[期刊论文]-中国南方果树2008,37(6)
7. 杨艳荣.刘传峰 草莓炭疽病和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期刊论文]-吉林蔬菜2009(1)
8. 任小杰.梁艳.陆金萍.杨百荣.徐敬友.戴富明.PEN Xiao-jie.LIANG Yan.LU Jin-ping.YANG Bai-rong.XU Jing-you.DAI Fu-ming 上海地区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期刊论文]-植物病理学报2008,38(3)
9. 徐淑华.蒋继志.姚克文.郝志敏.XU Shu-hua.JIANG Ji-zhi.YAO Ke-wen.HAO Zhi-min 两株拮抗细菌对草莓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期刊论文]-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28(3)
10. 俞庚戍.丁峙峰.张成义.蒋永太 "红颊"草莓苗期炭疽病药剂防治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南方果树2009,38(4)
引证文献(5条)
1.何铁海.徐佩娟.曾立红.陈宝忠 不同药剂对草莓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期刊论文]-农业科技通讯 2012(7)
2.刘竹 25%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草莓炭疽病田间效果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2(9)
3.张松柏.吕鹏飞.张庆.赵巳栋.范雪莲 草莓新品系宁馨的选育及栽培技术[期刊论文]-浙江农业科学 2012(8)
4.刘振伟.史秀娟.李立国.赵济红 生姜茎腐病防治药剂筛选研究[期刊论文]-植物保护 2012(1)
5.邹方姜 250 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草莓炭疽病田间药效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农业科技
2013(17)
草莓炭疽病 几种药剂对草莓炭疽病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wbh201006038.aspx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二 : 草莓炭疽病

图片:草莓炭疽病.jpg

图片:草莓炭疽病1.jpg
简 介
病原草莓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agariae Brooks,属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
详 细 资 料
为害症状
叶片、叶柄、匍匐茎、花瓣、萼片和浆果都可受害,株叶受害大体可分为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两类症状。局部病斑在匍匐茎上最易发生,叶、叶柄和浆果上也常见。茎叶上病斑长3~7毫米,初为红褐色,后变黑色,溃疡状稍凹陷,病斑包围匍匐茎或叶柄整圈时,病斑以上部位枯死。萎蔫型病株起初病叶边缘发生棕红色病斑,后变褐色或黑色,发病较轻时,叶片白天萎蔫,傍晚时能恢复,发病严重时几天后即枯死。掰断茎部的症状是由外向内逐渐变成褐色或黑色,拔起植株,细根新鲜,主根基部与茎交界处部分发黑。
与茎腐病、红心根腐病、草腐病的区别在于这些立枯病死亡病株根腐霉烂易拔起,而炭疽病根系新鲜难拔起。与黄萎病的区别在于黄萎病新抽幼叶表现畸形,3片小叶中有1~2片变狭小,呈舟形,叶色变黄,表面粗糙无光泽,然后叶绿变褐向内凋萎枯死,根系变黑褐色,而炭疽病幼叶正常,不变黄,无畸变。与青枯病的区别在于青枯病的病株横切根茎可见维管束环状褐变,并有白色混浊粘液溢出,而炭疽病根茎横切面可见自外而内的棕红色或黑褐色病斑。
侵染循环
病原菌主要以土壤中的病茎叶,匍匐茎等病残体越冬,并成为初侵染源。病原菌形成孢子后随雨水飞溅到草莓上引起再次侵染和扩展。
发生因素
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在28~32℃,属高温性病害,凉爽干燥的气候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宝交早生、早红光抗病性强,丰香中抗、丽红、女峰、春香均易感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择无病田作为苗床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另外对育苗地进行土壤熏蒸消毒,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手段,但是消毒的费用比较昂贵;加强草莓苗床健康母株的选择;因此应避免大水泼浇、漫灌,防止泥水在草莓苗间飞溅、流淌。采用加盖遮阴棚、滴灌、沟灌等方法,既可以适当给草莓植株补充水分,又可以降低地温,从而促进草莓生长,减轻病害。
(2)药剂防治:关键时期在草莓匍匐茎开始伸长,田间摘老叶及降雨的前后进行重点防治。在育苗期和定植后每隔7~10天叶面交替喷施600~800倍的代森锌、百菌清、炭特灵、托布津等,对减轻炭疽病有一定效果。炭净胶悬剂(上海市农科院植保所研制)1500倍液,对防治炭疽病有非常优异的防治效果。
三 : “红颜”草莓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
炭疽病是红颜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时期在育苗时期和定植初期,草莓炭疽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方法如下。发病规律:此病由真菌草莓炭疽菌侵染所致,病菌随发病组织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田间借助雨水及带菌的操作工具、病叶、病果等进行传播。
病菌侵染最适气温为28~32℃,相对湿度在90%以上,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菌。5月份以后,当气温上升到25℃以上,草莓匍匐茎或近地面的幼嫩组织易受病菌侵染,7~9月间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传播蔓延迅速。特别是连续阴雨或阵雨2~5天或大风过后的草莓苗田、老残叶多、氮肥过量、植株幼嫩及通风透光差的苗地发病严重,可在短时期内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很少发生。其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染病后的明显特征是草莓株叶受害可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
1、局部病斑:匍匐茎、叶柄、叶片染病时,开始产生直径3~7毫米的黑色纺锤形或椭圆形溃疡状病斑,稍凹陷;当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2、整株萎蔫:当母株叶基和短缩茎部位发病,初始1~2片展开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天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根茎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局部褐变。
防治要点:
(1)随时摘除病叶、病茎、病株并集中烧毁。
(2)浇水宜在早、晚进行,滴灌更好,切忌大水漫灌和暴热天浇大水。
(3)遮荫降温:可采用搭棚避雨育苗;还可以遮盖遮阳网或者在畦背上种植玉米遮荫降温减轻此病的发生危害。
(4)控制苗田繁育密度:当到7月下旬密度较大时,剪断母株匍匐茎,及时挖除母株病株,并可假植部分苗,以减低密度。
(5)药剂防治:
选用药剂:75%百菌清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粉剂500倍液、25%苯醚菌酯2000倍液、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炭疽福美、炭疽灵、咪鲜抑霉唑等药剂喷雾防治,
用药方法:发病初期每隔10-15天左右喷1次,每次用1-2种药剂;7-8月份用2-3种药剂5天左右喷一次,
注意:每次雨后第二天晴天必需及时喷药防治,施药应在傍晚进行;重点对短缩茎、匍匐茎等近地表部喷药,交替用药,以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
四 : 草莓炭疽病的防治

为害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匍匐茎和叶片,花和果实也可染病,发病适宜温度为30℃左右,属典型的高温病害。发病症状可分为局部病斑和整株萎蔫两种,匍匐茎和叶柄发病时,发生近黑色的长圆形局部病斑,病斑呈溃疡状,凹陷,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肉色霉菌。整株萎蔫型病株在发病初期只有1~2片幼叶白天萎蔫下垂,傍晚恢复,但几天后即枯死,无病新叶保持绿色不畸形,枯死株茎部由外到内逐渐变成褐色,只有维管束不变色。
(www.61k.com。发病规律:致病菌属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的草莓炭疽菌。病菌随被害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在7~9月份的高温季节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浸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老残叶多、植株徒长、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选用新明星、达赛莱克特、宝交早生等抗病品种,丽红、芳玉等品种易感病;②育苗圃和假植圃进行轮作,育苗期间加强植株和匍匐茎管理,及时摘除病叶、病茎、枯老叶等病残体;③在发病初期用2%武夷菌素水剂喷布,浓度5毫升/-Yl-,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③药剂防治。在匍匐茎生长期可喷布75%百菌清6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50%敌菌丹500~800倍液进行防治。或80%炭疽福美500~600倍液等。